[实用新型]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工业路由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5673.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韩阿木古冷;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71 | 分类号: | H04L12/771;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李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通信模块 工业路由器 以太网模块 中央处理器 通信技术 终端 双频 供电模块 数字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本实用新型 工业自动化 网络处理器 电性连接 双向通信 通讯接口 无线通讯 业务需求 移动通讯 路由器 新增长 信息化 专用的 广域 三位一体 支撑 改进 进程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数字通信技术改进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工业路由器终端,基于5G通信技术的工业路由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通信模块、双频Wifi模块、以太网模块及供电模块,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数据通信模块、双频Wifi模块及以太网模块进行双向通信,供电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数据通信模块、双频Wifi模块及以太网模块。通过采用专用的网络处理器,结合即将到来的第五代即5G移动通信技术,并考虑到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给出了从本地通讯接口、本地无线通讯到广域移动通讯三位一体的工业5G路由器终端的设计思路,使得该类产品得以全面升级换代,更好的支撑新增长的业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通信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工业路由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通讯越来越随处可见,也越来越重要。从2002 年国内第二代移动通讯GPRS首次落地以来,至今已经走过3G、4G时代,即将进入第五代移动通讯时代。整个行业应用对移动宽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数据传文字到传输图片,再到实时视频传输,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宽带需求从未停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4G宽带无论是网速还是运营商核心网实现的基础架构,都不能满足新业态新内容的需求。虚拟现实、全息影像、泛在物联网的需求,要求的不仅仅是移动宽带速率,还有实时性、基站对海量终端的处理能力。
目前的工业路由器几乎都是基于3G、4G网络模组和架构设计的,只能满足当下的部分业务需求。对于未来新的网络切片下的各种应用,当前的工业无线路由器,还没有做好准备。当前的方案包括芯片的处理能力、对新一代网络通讯接口的支持、本地无线的扩展和本地通讯接口的升级,成本都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工业路由器终端,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工业路由器终端,所述工业路由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通信模块、双频Wifi模块、以太网模块及供电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双频 Wifi模块及以太网模块进行双向通信,所述供电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双频Wifi模块及以太网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数据通信模块采用5G通信协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包括SIM卡连接器U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5、稳压二极管D1 及芯片U2,所述SIM卡连接器U3的RST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SIM卡连接器U3的CLK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SIM卡连接器U3的IO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SIM卡连接器U3的GND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SIM卡连接器U3的VCC脚及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USIM_DATA脚,所述电阻 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USIM_CLK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USIM_RST脚,所述SIM卡连接器U3的VCC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USIM_PWR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5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