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D复合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4039.0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沛菲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邓芸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刃 排屑面 刃带 柄部 刀体 本实用新型 复合铰刀 排屑槽 震刀 震纹 中心对称设置 机床主轴 一端设置 依次设置 主轴扭矩 倒锥度 平刀体 圆弧刃 左端面 倒角 倒锥 发黑 固接 铰刀 孔壁 缩孔 加工 机床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D复合铰刀,为解决铰刀加工孔径大于20mm的孔使用主轴扭矩和刚性小的机床时,出现震纹和震刀且加工后的孔壁发黑、缩孔等技术问题,包括柄部和与固接在柄部一端的刀体,所述柄部另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刀体的左端面设置有平刀体,所述刀体上呈中心对称设置有至少一道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包括排屑面一与排屑面二,所述排屑面一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切削刃一和切削刃二,所述切削刃一和切削刃二是刃带宽度均为0.02mm至0.1mm圆弧刃,所述切削刃一和切削刃二刃带倒锥为0.2°至0.8°,所述排屑面二为曲面且与排屑面一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PCD铰刀的刃带宽度和刃带倒锥度降低了PCD铰刀对机床主轴扭矩及刚性的要求防止震纹、震刀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D复合铰刀。
背景技术
金刚石刀具具有硬度高、抗压强度高、导热性及耐磨性好等特性,可在高速切削中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金刚石刀具的上述特性是由金刚石晶体状态决定的,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的四个价电子按四面体结构成键,每个碳原子与四个相邻原子形成共价键,进而组成金刚石结构,该结构的结合力和方向性很强,从而使金刚石具有极高硬度。聚晶金刚石(PCD)的结构是取向不一的细晶粒金刚石烧结体,由于PCD烧结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因此不易沿单一解理面裂开。
PCD刀具的硬度可达8000HV,为硬质合金的80~120倍,PCD的导热系数为700W/mK,为硬质合金的1.5~9倍,甚至高于PCBN和铜,因此PCD刀具热量传递迅速,PCD铰刀的摩擦系数一般仅为0.1~0.3(硬质合金的摩擦系数为0.4~1),因此PCD刀具可显著减小切削力,PCD的热膨胀系数仅为0.9×10-6~1.18×10-6,仅相当于硬质合金的1/5,因此PCD刀具热变形小,加工精度高,PCD刀具与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间的亲和力很小,在加工过程中切屑不易粘结在刀尖上形成积屑瘤。
铰刀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孔加工刀具之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加工后的孔,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工具,现有的铰刀的结构大部分由柄部与刀体组成,可以手动操作或安装在钻床上工作,PCD铰刀在铝合金加工领域非常常见,现有技术的铰刀加工孔径在20mm至30mm的零件时,铰刀刃带宽度通常设置为0.2mm至0.3mm,加工孔径在30mm至50mm的零件时,铰刀刃带宽度0.35mm至0.5mm,且容易导致孔壁发黑、缩孔及发震现象,且PCD铰刀加工孔的孔径大于20mm时,随着加工孔孔径的增大,PCD铰刀加工铝合金零件的阻力也逐渐增大,阻力越大对机床的主轴扭矩刚性要求越高,主轴扭矩和刚性小的机床选择PCD铰刀加工孔径大于20mm的孔时,会出现震纹和震刀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PCD复合铰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铰刀加工孔径大于20mm的孔使用主轴扭矩和刚性小的机床时,会出现震纹和震刀且加工后的孔壁发黑、缩孔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D复合铰刀。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CD复合铰刀,包括柄部和与固接在柄部一端的刀体,所述柄部远离刀体的一端设置有倒角c1,所述刀体的左端面设置有平刀体,所述刀体上呈中心对称设置有至少一道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包括排屑面一与排屑面二,所述排屑面一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切削刃一和切削刃二,所述切削刃一和切削刃二为圆弧刃,所述切削刃一和切削刃二刃带宽度均为0.02mm至0.1mm,所述切削刃一包括切削面一、切削面二和切削面三,所述切削面一与中心线的夹角为45°,所述切削刃二包括切削面四和切削面五,所述切削面三和切削面四的刃带倒锥c2为0.2°至0.8°,所述切削面四与中心线的夹角c3为30°。
进一步地,所述排屑槽有两道。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c1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沛菲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沛菲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4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