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3282.0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8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袁登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1/36;A61B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杜立光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传输板 镜头壳 内窥 显微检测装置 组合式 本实用新型 数码摄像头 电性连接 母座 设备成本 尾部设置 显微检测 扣连接 主体卡 上壳 下壳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和镜头壳,所述镜头壳与主体卡扣连接,所述主体由上壳和下壳组成,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信号传输板,所述镜头壳内设置有数码摄像头,所述数码摄像头与信号传输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板的尾部设置有type C母座,所述type C母座与所述信号传输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通过更换不同结构的镜头壳就可以同时实现显微检测和内窥检测两种设备的功能,设备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和显微镜是目前常见的手术设备和仪器,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要用内窥镜和显微镜来观察手术部位结构,为手术者提供清晰的结构部位影像,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现有实际情况中,内窥镜和显微镜通常是分开的,在手术中根据实际情况在内窥镜和显微镜中来回切换,这就势必会影响手术的效率及增加手术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开发,以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缺陷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内窥镜和显微镜分开使用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结构的镜头壳可以同时实现以上两种设备的功能,进而通过信号传输板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传输,使用便利性大幅度提升,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和镜头壳,所述镜头壳与主体卡扣连接,所述主体由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组成,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信号传输板,所述镜头壳内设置有数码摄像头,所述数码摄像头与信号传输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板的尾部设置有type C母座,所述type C母座与所述信号传输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和下壳采用卡扣固定连接或者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壳上设置有外凸位,所述主体设置有内凹位,所述外凸位卡扣在内凹位上,所述主体外部还设置有斜口槽和触摸键,所述触摸键通过导电材料分别与信号传输板上的拍照触摸点、调光触摸点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壳包括平头镜头壳和尖头镜头壳。
进一步地,所述平头镜头壳为圆环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尖头镜头壳包括圆环柱体结构和椎体结构,所述圆环柱体结构套设在椎体结构内。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无线模组,所述无线模组上设置有type C公座,所述type C公座与type C母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通过更换不同结构的镜头壳就可以同时实现显微检测和内窥检测两种设备的功能,设备成本降低,进而通过信号传输板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传输,使用场景范围广,使用便利性大幅度提升,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的平头镜头壳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的尖头镜头壳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窥及显微检测装置的无线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3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镜视频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