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吹瓶机构及应用该气动吹瓶机构的气动挖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2201.5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3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超;刘兴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洁淼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30 | 分类号: | B08B9/30;B08B9/42;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瓶机构 高压气嘴 框体 储气罐 挖瓶机 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实用新型 电控箱控制 摆动机构 工作效率 装置结构 电磁阀 多类型 废料箱 下摇臂 可用 连通 应用 残留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吹瓶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方与下摇臂摆动机构连接,所述框体的上部中央位置开设有16个排列成正方形的高压气嘴,所述高压气嘴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通,所述高压气嘴的下方为废料箱,高压气嘴与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由电控箱控制的电磁阀。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气动吹瓶机构的气动挖瓶机。整个装置结构严密,气动挖瓶干净,残留废料几乎为零,操作方便,工作效率极高,可用于大批量多类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动吹瓶机构及应用该气动吹瓶机构的气动挖瓶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生产过程已经大量引入了自动化装备,但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仅局限于某些步骤,例如通过瓶载技术来培养食用菌时,当食用菌采集完毕后,需要对菌瓶内的培养基进行清除,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来进行上述操作,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并且人工清除时,难以完全清除瓶体内侧的培养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吹瓶机构及应用该气动吹瓶机构的气动挖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吹瓶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方与下摇臂摆动机构连接,所述框体的上部中央位置开设有16个排列成正方形的高压气嘴,所述高压气嘴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通,所述高压气嘴的下方为废料箱,高压气嘴与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由电控箱控制的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具有一个入气口和四个出气口,每个出气口对应与一排高压气嘴通过管道连通;每条管道上均设置有一个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气动吹瓶机构的气动挖瓶机,其包括主机架及位于主机架上方的上摇臂摆动机构和电控箱,所述上摇臂摆动机构下方连接气动夹板旋转机构并控制所述气动夹板旋转机构上下移动,所述主机架的下方设置有气动挖瓶机构,所述气动挖瓶机构下方通过下摇臂摆动机构控制上下移动,所述气动挖瓶机构的废料箱连通有废料箱出口;所述电控箱分别与上摇臂摆动机构、下摇臂摆动机构、气动夹板旋转机构、气动挖瓶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装置结构严密,气动挖瓶干净,残留废料几乎为零,操作方便,工作效率极高,可用于大批量多类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动挖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气动挖瓶机构,2、下摇臂摆动机构,3、高压气嘴,4、储气罐,5、废料箱,6、电磁阀,7、入气口,8、出气口,9、主机架,10、上摇臂摆动机构,11、电控箱,12、气动夹板旋转机构,13、废料箱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吹瓶机构1,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方与下摇臂摆动机构2连接,所述框体的上部中央位置开设有16个排列成正方形的高压气嘴3,所述高压气嘴3通过管道与储气罐4连通,所述高压气嘴3的下方为废料箱5,高压气嘴3与储气罐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由电控箱11 控制的电磁阀6;
更具体的,所述储气罐4具有一个入气口7和四个出气口8,每个出气口8对应与一排高压气嘴3通过管道连通;每条管道上均设置有一个电磁阀 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洁淼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洁淼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2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性饮料瓶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圆片盒清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