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8901.7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管敏;张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华鲟 纽扣 检查标记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带 浮球 亲鱼 打结 材料获取 检查标记 成鱼 绳做 鱼体 检查 观察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包括浮球,浮球与固定带相连,在固定带上设有第一纽扣和多个纽扣口,所述纽扣口与第一纽扣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不仅避免了用红绳做鱼体标记时打结、解结的繁琐,操作简单方便,便于观察,可一个人完成中华鲟检查的标记工作,大大加快了中华鲟检查的效率,而且可适用于中华鲟成鱼、梯队亲鱼和亲鱼的检查标记,适用范围较广,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所用材料获取便捷等特点,极易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渔业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鲟为江海洄游性的软骨硬鳞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流和东南沿海,20世纪后期,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航运、水体污染等诸多因素,其野生种群资源不断下降。虽然中华鲟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水生保护动物,但从1981~1999年的19年间,中华鲟的幼鲟补充群体仍然减少了90%左右,所以,对于中华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在开展中华鲟健康检查和性腺发育状况检查时,之前采用的鱼体标记物为红绳,操作复杂,至少需要2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标记,且不易观察。
鉴于此,亟需研发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能够使一个人便可完成鱼体检查标记工作,加快了中华鲟检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包括浮球,浮球与固定带相连,在固定带上设有第一纽扣和多个纽扣口,所述纽扣口与第一纽扣相互配合。
优选地,第一纽扣设于固定带上远离浮球一端,多个纽扣口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弹力松紧带。
优选地,在浮球上开有穿过球心的通孔,在固定带另一端设有第二纽扣,所述第二纽扣穿过通孔后固定在纽扣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避免了用红绳做鱼体标记时打结、解结的繁琐,操作简单方便;
2、便于观察,可一个人完成中华鲟检查的标记工作,大大加快了中华鲟检查的效率;
3、可适用于中华鲟成鱼、梯队亲鱼和亲鱼的检查标记,适用范围较广;
4、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所用材料获取便捷等特点,极易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球1、固定带2、第一纽扣3、纽扣口4、第二纽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中华鲟检查标记装置,包括浮球1,浮球1与固定带2相连,在固定带2上设有第一纽扣3和多个纽扣口4,所述纽扣口4与第一纽扣3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固定带用于捆绑中华鲟鱼体尾柄。本实施例中浮球1具体采用PVC泡沫浮球。
优选地,第一纽扣3设于固定带2上远离浮球1一端,多个纽扣口4均匀分布。这样的设置不仅能够适用于中华鲟成鱼、梯队亲鱼和亲鱼的检查标记,适用范围较广,而且更加节省材料,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固定带2的尺寸可以为长30cm、宽3cm(或者长50cm、宽5cm),固定带2中线位置每间隔1cm有一长1cm、宽0.1cm的纽扣口4。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2为弹力松紧带,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得固定带2形成的圆形固定带更加配适中华鲟鱼的尺寸,而且避免了在标记过程中对中华鲟鱼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8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