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供氧滴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8614.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3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军;钟天长;钟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星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B01D5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滤池 分层 污水处理单元 供氧管 供氧 供氧组件 连通 供氧风机 进水流道 进水组件 平行设置 出水口 进水口 流道 | ||
一种分层供氧滴滤池,其包括污水处理单元、分层供氧组件及滴滤池,其中:所述滴滤池位于污水处理单元上方,该滴滤池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上部并通过进水组件与污水处理单元连通,形成滴滤池的进水流道,所述滴滤池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下部;所述分层供氧组件包括多个供氧管,所述多个供氧管相互平行设置且呈不同高度的插入至滴滤池内,多个供氧管分别与一供氧风机连通,形成分层供氧流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及再生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层供氧滴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居民小区(含酒店、度假区、学校)生活污水和再生水处理技术总体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处理站管理复杂、出水达标困难。
现有的未封闭滴滤池由于臭气问题较难广泛使用,封闭滴滤池由于供氧问题使其处理效果不理想,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层供氧滴滤池,其具有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层供氧滴滤池,其包括污水处理单元、分层供氧组件及滴滤池,其中:
所述滴滤池位于污水处理单元上方,该滴滤池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上部并通过进水组件与污水处理单元连通,形成滴滤池的进水流道,所述滴滤池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下部;
所述分层供氧组件包括多个供氧管,所述多个供氧管相互平行设置且呈不同高度的插入至滴滤池内,多个供氧管分别与一供氧风机连通,形成分层供氧流道。
进一步,所述供氧管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供氧管同一垂直面设置且相互平行,三个供氧管插入至滴滤池上、中、下部,实现对滴滤池上、中、下部进行分层供氧。
进一步,所述各供氧管插入至所述滴滤池内的部分为穿孔管,各穿孔管置于一切缝双壁波纹管内。
进一步,所述滴滤池包括内置有过滤组件的池体,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层、及三组叠加式的第二过滤层,所述三组叠加式的第二过滤层置于第一过滤层之上。
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及中间水池,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入与所述中间水池内,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滴滤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为污水进水口,而调节池内设置有提升水泵并与相邻接的缺氧池连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处理后污水从滴滤池底部通过切缝的双壁波纹管收集出水,产生的臭气经过生物滤床得到降解,进而解决臭气问题,供氧气管均采用穿孔管,外套切缝双壁波纹管,切缝双壁波纹管使穿孔管中的空气能顺利流出,并且保证穿孔管不被堵塞,从而达到安装、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实际使用过程中维修事件极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分层供氧滴滤池,其包括污水处理单元1、分层供氧组件2及滴滤池3,所述污水处理单元1通过进水组件与滴滤池连通,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4及置于进水管端处的提升进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星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星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8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废水短程硝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