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8237.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6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兆军;熊子楠;徐刚;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兆军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硫化氢 上端 通气管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处理装置 填料架 小型的 下端 硫化氢气体 远离进料口 单井井口 均匀开设 均匀释放 内部连接 内部填充 内腔中部 重复利用 出气孔 进料口 排出口 排气口 管体 内腔 延迟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化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下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连接有L型的通气管,且所述通气管安装于罐体的内腔底部,所述通气管水平方向的管体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罐体的上端中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上端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罐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填料架,所述填料架的内部填充有填料,所述罐体的下端中部设有药剂排出口。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以均匀释放气体、延迟反映时间和药剂重复利用实现单井井口硫化氢处理,提高了对硫化氢气体处理的效果,更加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大,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化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原油中经常存在着原生或次生硫化氢,伴随着石油天然气一起采出,然后通过集输管线输送至联合站或炼化厂集中处理,不仅能使设备腐化、运行条件降低,还能使环境污染严重。在单井采集数据时要经常打开套管闸门进行排气,给职工和周边环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而合理处理和应用油套环空的硫化氢,在生产中具有十分主要的现实意义。
在油田开发中天然气气量比较小但含有硫化氢的单井,目前还没有可以在井口处理硫化氢的小型设备,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油套环空投加脱硫剂,在井筒与硫化氢反应后随抽油泵抽至集输管线,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反应液与硫化氢气体接触反应时间较短,无法将硫化氢处理干净,井口所测硫化氢含量仍然超标;2、在套管口投加脱硫剂需要人工操作,职工工作量大而不愿意经常去井口投加并且存在着安全风险;3、套管压力过高时,需要使用药剂泵,设备成本高,且耗能;4、投加硫化氢需要摸索投加药剂制度,常年累月时刻投加,尤其是地层原生硫化氢每年都需定期投加,工作量和药剂量很大,每年的脱硫药剂费用高;5、即使充分反应后的硫化物仍然进入炼化终端,增加腐蚀和脱硫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添加有处理液,所述罐体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下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连接有L型的通气管,且所述通气管安装于罐体的内腔底部,所述通气管水平方向的管体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罐体的上端中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上端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罐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填料架,所述填料架的内部填充有填料,所述罐体的下端中部设有药剂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罐体可以制作成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
优选的,所述药剂排出口、进气口、进料口以及排气口和罐体的连接方式有法兰、卡箍、螺纹、焊接、丝扣连接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进料口向罐体内部添加处理液,并使得处理液浸没填料架,处理液的使用时间较长,无需频繁的添加药剂,井道气体从进气口进入通气管中,经过出气孔后形成微小气泡均匀分散排出,可以增加与处理液的接触反应面积,提高反应速度与效率,从出气孔排出的微小气泡向上运动进入填料架的内部,填料架内部填充的多孔填料会增加气体运动摩阻,延缓气体向上运移的速度,增加反应时间,提高硫化氢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以均匀释放气体、延迟反映时间和药剂重复利用实现单井井口硫化氢处理,提高了对硫化氢气体处理的效果,更加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型的硫化氢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罐体1、支撑架2、药剂排出口3、通气管4、填料架5、进气口6、进料口7、排气口8、处理液9、出气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兆军,未经熊兆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8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