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46822.2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亮;黄飞;张永泽;李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驰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亚智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9 | 代理人: | 高玉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进气孔 回收装置 芳烃 尾气 本实用新型 密封挡板 上筒体 滤芯 筒体 体内 上筒体内腔 下筒体内腔 进气通道 密封安装 气液分离 液封管道 回收 连接排 排液孔 下筒体 侧壁 上筒 液孔 分隔 连通 投资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隔板、至少一根回收滤芯和若干密封挡板,筒体内固定有隔板,筒体通过隔板分隔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隔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之间的上筒体内设有固定若干密封挡板形成的进气通道,隔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安装回收滤芯的第三进气孔,隔板上还设有连通上筒体内腔和下筒体内腔的排液孔,还包括连接排液孔的液封管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了气液分离率的同时,降低回收装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回收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系仅次于聚丙烯的第二大丙烯衍生物,作为有机化工产品,大量用于聚氨酯、不饱和树脂、表面活性剂等生产,其产品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工艺是将双氧水法工艺(HPPO工艺)取代国内仍大量使用、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氯醇法环氧丙烷工艺,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即除雾器从混合气液流中分离气相和液相,设置有一次分离区及二次分离区,气液混合物进入罐内在依次分离区的旋流板区域形成旋风气流,离心力使得气体中较大的液滴甩脱出来,并聚集到内壁上,因重力部分液滴落入底部液体收集口排出,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通过丝网除沫器时,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细丝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细丝流至两根丝的交接点,细丝的可润湿性、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细丝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上分离下落。
由于除雾器只能收集粒径≥3-5um的雾沫,捕集效率达98%-99.8%(HG/T21618-1998),而尾气处理系统要求分离精度的粒径>0.3μm液滴去除率99.98%,而且丝网除沫器的液泛气速(即丝网除沫器操作中的极限气速)uf,要求操作气速Ug=0.5-0.8uf(m/s),而从上游过来的尾气气速≥20m/s,很容易引发液泛,造成丝网除沫器易失效,达不到芳烃收集要求,使得回收装置超负荷,最终VOCs的排放增加。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提高了气液分离率的同时,降低回收装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了气液分离率的同时,降低回收装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尾气芳烃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隔板、至少一根回收滤芯和若干密封挡板,所述筒体内固定有所述隔板,所述筒体通过所述隔板分隔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之间的所述上筒体内设有固定若干密封挡板形成的进气通道,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安装所述回收滤芯的第三进气孔,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连通所述上筒体内腔和下筒体内腔的排液孔,还包括连接所述排液孔的液封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连通所述上筒体内腔和下筒体内腔的人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筒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滤芯为气液分离聚结滤芯。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聚结滤芯为芳烃分离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液封管道为U型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花盘。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用于尾气处理系统,在筒体内增设高效回收滤芯,在微量增加尾气阻力的前提下,大量捕捉微小液滴,提前回收芳烃类液体,降低后续回收装置的负荷,最终减少VOCs的排放,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驰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驰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6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更换丝网的气液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工业锅炉尾气脱硫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