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5148.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任贵文;杨晓琳;马海涛;于正兴;郑翔天;刘金超;张兴凯;李湖生;康荣学;张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台座 精度标定 导轨 机座 丝杠 边坡位移监测 雷达 安装固定 角反射器 丝杠螺母 下反射板 水平测量仪 传动相连 固定相连 雷达监测 伺服电机 驱动 可调节 对边 上旋 在机 支腿 验证 | ||
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包括机座,机座的上方设有角反射器,角反射器包括一个下反射板,下反射板安装固定在安装固定在滑动台座上,滑动台座安装在二个导轨上,二个导轨前后水平方向固定在机座上,二个导轨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台座的丝杠,丝杠上旋装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与滑动台座固定相连,丝杠的一端与伺服电机传动相连,丝杠可驱动滑动台座沿着二个导轨作0.1mm数量级的位移;机座底部的周边设有多个可调节高的支腿,滑动台座或机座上设有水平测量仪。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快速的对边坡雷达做精度标定,进而可验证雷达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的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和地质灾害中,边坡滑坡的危害性大又难以预测,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出现了采用SAR雷达来监测边坡的方法,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边坡监测雷达。但是目前还没有对边坡位移监测雷达设备本身的标定设备,不能精确的验证雷达的监测数据是否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快速的对边坡雷达做精度标定,进而可验证雷达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的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包括机座,机座的上方设有角反射器,角反射器包括一个下反射板,下反射板的板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下反射板的板面位于水方向,下反射板的二个直角边位于左右二侧并对称布置,下反射板的斜边位于下反射板的前端,下反射板的斜边位于左右水平方向;
所述下反射板左侧直角边的上方设有左反射板,下反射板右侧直角边的上方设有右反射板,左反射板的板面和右反射板的板面分别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左反射板的一个直角边和右反射板的一个直角边分别位于竖直方向,左反射板的板面和右反射板的板面之间的夹角为90°,左反射板的一个竖直直角边与右反射板的一个竖直直角边固定相连,左反射板朝下的直角边与下反射板的左侧直角边固定相连,右反射板朝下的直角边与下反射板的右侧直角边固定相连;
所述下反射板安装固定在滑动台座上,滑动台座安装在二个导轨上,二个导轨前后水平方向固定在机座上,二个导轨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台座的丝杠,丝杠上旋装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与滑动台座固定相连,丝杠的一端与伺服电机传动相连,丝杠可驱动滑动台座沿着二个导轨作0.1mm数量级的位移;
所述机座底部的周边设有多个可调节高的支腿,滑动台座或机座上设有水平测量仪。
优选地,所述丝杠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所述下反射板、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为全等三角形,下反射板、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采用铝合金或钢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下反射板、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的直角边的长度同为50mm—80mm。
优选地,所述机座的外侧设有防雨防尘保护罩,防雨防尘保护罩外表面贴有用于吸收雷达波的吸波贴片。
优选地,所述支腿的数量为6个。
本实用新型的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在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即可利用二个导轨之间设有的用于驱动滑动台座的丝杠驱动滑动台座沿前后方向作作0.1mm数量级的直线运动,滑动台座则带着由下反射板、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构成的角反射器沿前后方向作作0.1mm数量级的直线运动。此时利用需要标定的雷达发射电磁波照射由下反射板2、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构成的角反射器,同时通过伺服电机精确移动角反射器,在知道角反射器的精确位移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的精度标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边坡位移监测雷达精度标定装置具有可以简单快速的对边坡雷达做精度标定,进而可验证雷达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5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