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车付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7255.4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8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项君;查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研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人脸识别装置 付费系统 人脸识别 中控系统 下车门 本实用新型 乘客上下车 服务器计算 乘客 车门位置 区间距离 脸识别 车门 后台 扣除 车站 账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车付费系统,其包括:第一人脸识别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上车门位置,第二人脸识别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门位置,GPS定位模块用的定位公交车的位置;车辆中控系统,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第二人脸识别装置、GPS定位模块与所述车辆中控系统连接。该公交车付费系统在公交车的上车门及下车门位置均设置人脸识别装置,通过两个人脸识别装置来判断乘客上下车的车站,进而通过GPS定位模块计算出乘客乘坐的区间距离,并通过后台的服务器计算出相应的费用并从乘客的账户中进行扣除,该系统能通过刷脸的方式实现公交车费用的快速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付费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公交车付费系统。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目前城市内最常见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公交车的支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采用现金进行支付,另一种是通过购买公交卡,通过刷卡进行支付。随着目前移动支付的方式越来越流行,人们身上所带的现金越来越少,经常会出现要做公交车时才发明没有 带现金的情况,而采用公交卡则需要实现进行购买,因此也不是非常的方便。为了方便乘客支付,目前很多公交车上也开始采用移动支付的方式进行收费,在公交车上设置二维码,乘客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的方式来进行支付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是在上车乘客比较多的时候,乘客需要排队进行扫描,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乘客拥堵在车门,不但会耽误时间,有时甚至还会发生踩踏等情况,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公交车支付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付更加方便、快捷的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公交车付费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车付费系统,其包括:第一人脸识别装置,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上车门位置,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用于采集识别上车人的面部特征;第二人脸识别装置,所述第二人脸识别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门位置,所述第二人脸识别装置用于采集识别下车人的面部特征;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的定位公交车的位置;车辆中控系统,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第二人脸识别装置、GPS定位模块与所述车辆中控系统连接,所述车辆中控系统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车辆中控系统连接,所述服务器用的对根据第一人脸识别装置、第二人脸识别装置采集的图像信息计算乘客乘车的区间距离并从乘客对于的账户内扣除相应的费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第二人脸识别装置采用CAN总线与所述车辆中控系统连接。
优选的,其还包括一扣款通知接收装置,所述扣款通知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服务器的扣款通知。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包括人脸图像存储单元、人脸图像对比单元、公交费金额存储单元及扣款单元,所述人脸图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乘客登记时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对比单元用于将第一人脸识别装置或第二人脸识别装置拍摄的图像与人脸图像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进行对比,确定乘客信息;所述公交费金额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乘客剩余的乘车费用;所述扣款单元用于根据乘客行驶的距离从公交费金额存储单元扣除相应的乘车费用。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与图像录入装置连接,所述图像录入装置用于给服务器录入乘客登记时的人脸图像。
优选的,所述图像录入装置为CCD相机。
如上所述,本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车付费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公交车付费系统在公交车的上车门及下车门位置均设置人脸识别装置,通过两个人脸识别装置来判断乘客上下车的车站,进而通过GPS定位模块计算出乘客乘坐的区间距离,并通过后台的服务器计算出相应的费用并从乘客的账户中进行扣除,该系统能通过刷脸的方式实现公交车费用的快速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研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研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7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输入目的地的出租车合乘计价器
- 下一篇:停车场车位计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