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脱硝废气排放烟管烟气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7231.9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段玖祥;蔡培;周道斌;王成立;易玉萍;李小龙;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裴咏萍 |
地址: | 2100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取样器 取样室 烟管 进样管 装样 本实用新型 废气排放 脱硫脱硝 制冷装置 开口处 取样泵 取样口 取样 垂直设置 上端开口 可拆卸 全密封 排放 阀门 下端 烟气 连通 开口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废气排放烟管烟气取样器,包括进样管、U型管、制冷装置、取样室、装样管、取样泵;U型管的U型开口向上,包括垂直设置的U型一部和U型二部,以及连接U型一部和U型二部的底部,U型一部、U型二部和底部相连通;U型一部和U型二部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样管和取样室的一端相连通;取样室下端设有开口,装样管可拆卸地设于开口处;取样室的另一端与取样泵相连;装样管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阀门;U型管上设有制冷装置;烟气取样器通过进样管与待检测排放烟管的取样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烟气取样器,实现快速的取样,无需打开排放烟管上的取样口,实现全密封取样,减少烟气对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器,具体为一种脱硫脱硝废气排放烟管烟气取样器。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在燃烧工艺过程中由于氮的氧化而产生的气体,它不仅刺激人的呼吸系统,损害动植物,破坏臭氧层,而且也是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之一 。世界各地对NOx的排放限制要求都趋于严格,而火电厂、垃圾焚烧厂和水泥厂等作为NOx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减排更是受到格外的重视。
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如低氮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 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等技术;现有技术中的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因此,对脱硫脱硝后的废气排液管中的烟气进行取样,检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的含量,显得十分重要,不仅需要检测设备脱硫脱硝效果;同时,需要对排放的废气进行有效的监控。
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装置存在一下问题:1、需要人工取样,由于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人工取样时,不仅有害人体健康,同时人工检测存在一定的时间误差,取样时间不均匀;同时,人工取样时,容易烫伤人员,造成人员伤害;2、现有的取样装置,进样管需要伸入到取样口中取样,近距离的取样,同样影响人员健康;在取样时,需要打开取样口,然后取样,取样口的密封效果较差(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沾水的湿布暂时密封取样口),容易造成烟气的外泄;给生产造成了严重安全隐患和额外成本;3、由于燃烧后的废气温度较高,且有机气体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因此现有的取样器容易受损,更换频率高;成本高;4、取样后的烟气中还有细微的粉尘,样品洁净度较差;影响后续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取样方便、安全的烟气取样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脱硝废气排放烟管烟气取样器,包括进样管、U型管、制冷装置、取样室、装样管、取样泵;所述U型管的U型开口向上,包括垂直设置的U型一部和U型二部,以及连接U型一部和U型二部的底部,U型一部、U型二部和底部相连通;U型一部和U型二部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样管和取样室的一端相连通;取样室下端设有开口,装样管可拆卸地设于开口处;所述取样室的另一端与取样泵相连;所述装样管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阀门;所述U型管上设有所述制冷装置;烟气取样器通过进样管与待检测排放烟管的取样口相连。
通过U型管进行进行烟气冷却、沉降,并通过装样管进行烟气取样,装样管开口处的阀门设计在取样时打开,取样完成后关闭可拆卸下来进行离线检测。同时通过进样管与取样口直接相连,避免时不时打开取样口造成烟气的外泄。
进一步的,取样室下端的开口处设有环状固定件;所述装样管上部外周侧设有环状弹性件;所述环状固定件的内周侧和环状弹性件的外周侧为相啮合的锯齿状。
通过固定件和弹性件的齿合进行固定,方便拆卸进行离线检测。
进一步的,U型一部和U型二部的上端开口,且开口处分别设有阀门;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有相连通的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7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采样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PE管试验土样砂土装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