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蔬罐头下脚料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34060.4 | 申请日: | 201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8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陈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脚料 出料口 螺杆提升机 螺杆压榨机 果核 肉机 第二进料口 活动出料管 预处理装置 发酵处理 罐头 发酵过程 管道连接 果蔬罐头 倾斜设置 顶面 活接 减小 脱核 脱水 发酵 加工 | ||
一种果蔬罐头下脚料预处理装置,包括螺杆提升机、果核脱肉机和螺杆压榨机,所述的螺杆提升机倾斜设置,螺杆提升机较高的一端底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上通过活接环连接设有“S”形活动出料管,“S”形活动出料管能够绕第一出料口的轴线自由转动;所述螺杆提升机的第一出料口的正下方设有果核脱肉机和螺杆压榨机,所述果核脱肉机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螺杆压榨机的顶面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果蔬罐头加工下脚料发酵处理前的脱水、脱核的问题,为下脚料的发酵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其中的水分,减小了下脚料进入发酵过程中的体积,提高了下脚料发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果蔬罐头下脚料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果蔬农产品经罐头厂、饮料厂加工后,会产生大量的含有果皮、果肉、果浆、果核的下脚料。每加工一吨果蔬,大约可产生400-500公斤下脚料。目前我国罐头加工业每年产生的上千万吨下脚料基本上直接丢弃掉或通过简单的卫生填埋处理,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环保执法的加强,废弃物的处理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利用多种微生物通过发酵的方式复合降解果蔬加工下脚料就成为势在必行。由于果蔬下脚料含水量大,若直接进行发酵处理则会增加发酵的负荷,不利于发酵装置的高效运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果蔬罐头下脚料预处理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果蔬罐头加工下脚料发酵处理前的脱水、脱核的问题,为下脚料的发酵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其中的水分,减小了下脚料进入发酵过程中的体积,提高了下脚料发酵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蔬罐头下脚料预处理装置,包括螺杆提升机、果核脱肉机和螺杆压榨机,所述的螺杆提升机倾斜设置,螺杆提升机较高的一端底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上通过活接环连接设有“S”形活动出料管,“S”形活动出料管能够绕第一出料口的轴线自由转动;
所述螺杆提升机的第一出料口的正下方设有果核脱肉机和螺杆压榨机,所述果核脱肉机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螺杆压榨机的顶面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出料口底面所在水平高度高于第二进料口顶面所在水平高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杆提升机较高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一减速机,所述螺杆提升机较低的一端与第一进料斗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果核脱肉机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上设有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二进料口上设有第三进料斗,所述的“S”形活动出料管出料端高度高于第二进料斗高度,第二进料斗与第三进料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果核脱肉机在靠近第一进料口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二减速机,所述果核脱肉机在远离第一进料口的一端端面上设有果核排出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杆压榨机在靠近第二进料口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三减速机,所述螺杆压榨机在远离第二进料口的一端端面上设有果渣排出口,螺杆压榨机底面还设有第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果蔬罐头下脚料预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根据不同的物料种类,选择进行不同的处理流程,保证物料处理质量;
(2)通过螺杆提升机、果核脱肉机和螺杆压榨机,整个过程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化提升、肉核分离、固液分离作业,提高了物料处理效率与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4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