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1785.8 | 申请日: | 201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桂英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塔 回液管 水雾回收装置 气液分离器 出气管 环保型 集雾罩 水雾 连通 循环管路 回收管 进水管 引风机 排出 环保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节能降耗 液分离器 周围设备 自动分离 冷却水 减小 蒸汽 抽出 腐蚀 回收 | ||
1.一种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包括冷却水塔、集雾罩、气液分离器和循环管路,所述冷却水塔具有冷却腔,所述集雾罩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且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回收腔,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进水管、回液管、出气管和回收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却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冷却水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体出口和所述回收腔连通,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液管连通,所述回收管上设置有常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塔和所述集雾罩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一一对应,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水塔分别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与同一个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塔体、中心管、叶片和分液板,所述塔体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塔体的内表面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中心管竖向设置于所述回收腔内,所述塔体的内表面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旋风分离腔,所述中心管下方为中转腔,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腔内且绕所述中心管成螺旋形分布,所述叶片的边缘与所述塔体的内表面密封,所述叶片将所述旋风分离腔围成螺旋形的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分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分离通道的截面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中心管的底端为第二进气口,所述中心管的顶端为出气口,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塔体,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回收管与所述中转腔的底端连通,所述分液板设置于所述中转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封头,所述塔体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所述封头包括封闭部和连接部,所述封闭部呈圆环状且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塔体,所述封闭部与所述环形凹槽围成进气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封闭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为管状且用于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通过所述进气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邻的部分均设置有环状台阶,所述连接部和两个所述环状台阶之间围成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封闭部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环状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与所述环状台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型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上设置有螺纹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环状台阶上设置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绕所述环状台阶的轴线呈圆环状,所述锁止槽的底面为波浪面,所述封头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螺栓、锁止弹簧和滚珠,所述锁止螺栓螺纹啮合于所述螺纹通孔,所述锁止弹簧和所述滚珠均设置于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锁止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锁止螺栓和滚珠,以使所述滚珠压紧于所述波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桂英,未经李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17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