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用压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1434.7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板 压板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侧板 通孔 底板 滑动连接 蓄电池用 压力结构 转动连接 卡合部 滑槽 凸起 自身弹性作用 本实用新型 盖板边缘 活性部件 结构零件 转轴侧壁 弹性件 盖板 极板 卡接 同轴 转轴 复原 压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中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技术领域。蓄电池用压力结构,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底板包括压板和转动连接于压板两侧的转动板,转动板与压板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转动板远离压板的一边设有第一连接部,侧板靠近转动板的一边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同轴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滑槽,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凸起,凸起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侧板上设有卡合部,盖板边缘设有用于与卡合部卡接的卡合配合部。目的在于解决极板和AGM隔膜压缩后,当压力撤去后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原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中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电源的两个电极由活性物质和支撑及导电用的“集电体”组成,一般为片状多孔体,称为极板。AGM为超细玻璃纤维隔板,作用为吸收电解液及提供氧气复合通道。
在碳纤维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极板和AGM隔膜按照一定规则叠放,而后对极板和AGM隔膜施加压力,使得极板与AGM隔膜被压缩,进而使得极板与AGM隔膜的厚度和体积减小,并将极板和AGM隔膜放在一压力结构中,防止极板和AGM隔膜由于材料自身具有的弹性而复原,而后通过将极板和AGM隔膜放置在一压力结构中,通过压力结构对极板和AGM隔膜进行压紧,防止极板和AGM隔膜由于自身弹性而复原,但是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在放电时生成硫酸铅,充电时恢复为二氧化铅,硫酸铅的摩尔体积比二氧化铅大,因此放电时正极活性物质体积膨胀,使得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体积增大,进而使得压力结构受到的压力增大,并且在电池频繁的充放电过程中,压力结构受到的压力频繁的变化,导致压力结构容易产生疲劳断裂,因此现有的压力结构牢固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用压力结构,目的在于解决极板在充放电时体积频繁的增大和减小,进而使得压力结构受到的交变负荷,导致压力结构疲劳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蓄电池用压力结构,包括盖板、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底板包括压板和转动连接于压板两侧的转动板,转动板位于侧板与压板之间,转动板与压板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转动板远离压板的一边设有第一连接部,侧板靠近转动板的一边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同轴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滑槽,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凸起,凸起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侧板上设有卡合部,盖板边缘设有用于与卡合部卡接的卡合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1.在对极板和AGM隔膜进行压缩时,先将底板放置在一工作平面上,由于转动板与压板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板相对压板产生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板与压板之间产生夹角,使得压板被转动板撑起,将极板和AGM隔膜按照规律排放在压板上,而后将盖板盖在极板和AGM隔膜的上端面,并下压盖板,使得盖板将AGM隔膜和极板压缩,同时AGM隔膜和极板将受到的压力传递至压板上,使得压板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进而使得压板与转动板产生相对转动,直至转动板与压板转动至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时转动板在转动过程中,由于转轴上的凸起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因此转动板通过凸起带动侧板,使得侧板随着转动板的运动而被带动向着靠近盖板的方向摆动,进而使得卡合部靠近卡合配合部,当转动板与压板运动至同一水平面内时,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卡紧,进而使得盖板与侧板固定而形成矩形的框架结构,使得极板和AGM隔膜被限制在框架内,避免极板和AGM隔膜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原。在对极板和AGM隔膜进行压缩的同时完成盖板与侧板的装配,无需撤去压力再进行安装,因此避免了对侧板和盖板进行装配时撤去压力,导致极板和AGM隔膜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原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1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张力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连续型免焊接铅蓄电池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