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排组合式地下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0979.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9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民;王建兰;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桩 地下支护结构 壳层 间隙封闭 组合式 单排 挡水 腹板 桩孔 水泥土搅拌桩 本实用新型 交替布置 水泥砂浆 止水帷幕 腹板沿 透水性 外侧面 挡墙 土体 翼缘 渗入 凝结 侧面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一种单排组合式地下支护结构,其由H钢桩和灌注桩交替布置而形成,在地下支护结构的横截面上,H钢桩的腹板沿地下支护结构的厚度方向延伸,相邻的H钢桩和灌注桩之间具有间隙。灌注桩桩孔内的水泥砂浆会渗入桩孔周围的土体中,并凝结到腹板的外侧面以及翼缘的朝向腹板的侧面上,形成具有低透水性的壳层,该壳层将灌注桩与H钢桩之间的间隙封闭,从而H钢桩及上述壳层将相邻的两根灌注桩之间的间隙封闭,使由灌注桩和H钢桩所形成的挡墙具有挡水功能,本方案中无需水泥土搅拌桩所形成的止水帷幕即可满足挡水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单排组合式地下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基坑的支护结构中,灌注桩由于其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强,变形相对较小,经济效益好等优势,成为一种常用的支护桩,但是由于其自身施工的特点,相邻的两根灌注桩之间无法进行搭接,桩间至少要留有100-200mm的间隙,挡水效果较差,为了弥补挡水效果,一般将其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使用,灌注桩用于抗弯,水泥土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起挡水作用。
灌注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的组合使用,虽然保证了挡水效果,但延长了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排组合式地下支护结构,该地下支护结构中,可以有效地将两根相邻的灌注桩之间的间隙封闭掉,无需水泥土搅拌桩所形成的止水帷幕即可满足挡水要求,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单排组合式地下支护结构,其由H钢桩和灌注桩交替布置而形成,在地下支护结构的横截面上,H钢桩的腹板沿地下支护结构的厚度方向延伸,相邻的H钢桩和灌注桩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灌注桩与相邻的H钢桩的腹板之间的间隙为10-20mm。
H钢桩与灌注桩交替布置,灌注桩桩孔内的水泥砂浆会渗入桩孔周围的土体中,当H钢桩与灌注桩的间隔距离较小时,这些渗入桩孔周围的水泥砂浆会碰撞到H钢桩的腹板的外侧面以及翼缘的朝向腹板的侧面,并凝结到腹板的外侧面以及翼缘的朝向腹板的侧面上,甚至部分水泥砂浆还会包裹部分翼缘,当这些水泥砂浆完全凝固后,会形成具有低透水性的壳层,该壳层将灌注桩与H钢桩之间的间隙封闭,从而H钢桩及上述壳层将相邻的两根灌注桩之间的间隙封闭,使由灌注桩和H钢桩所形成的挡墙具有挡水功能,由于避免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在保证了挡水效果的基础上,不但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还可以减低一定的施工成本。
由于有H钢桩的防护作用,在挖掘灌注桩的桩孔时,不会对邻近的已完成挖局的桩孔或刚浇注完成的灌注桩造成影响,使相邻的两个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度地缩少。
进一步,H钢桩的截面高度为灌注桩直径的75-95%。H钢桩的截面高度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具有与灌注桩内钢筋笼的直径大致相同,在受到外部压力使,会使H钢桩与灌注桩产生大致一致的弯曲度,保持支护结构的完整性。而且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有效地聚拢从桩孔内渗出的水泥砂浆。
进一步,沿竖直方向观察,H钢桩的中间部经过其两侧的灌注桩的中心点的连线。优选地,H钢桩的中心点以及灌注桩的中心点位于一直线或一圆弧线上。
上述设计可以使H钢桩与相邻的灌注桩大致位于一直线上,避免H钢桩向内或向外超出灌注桩所在的连接线上,以使地下支护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尤其是将H钢桩的中心点以及灌注桩的中心点位于一直线或一圆弧线上时,使该地下支护结构更能适用于呈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基坑支护。
为保证基坑边缘的垂直度以及受力的均匀性,H钢桩的垂直度≤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0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