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剥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7055.0 | 申请日: | 201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7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英;李湘民;傅伟;李珮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6D3/00 | 分类号: | B26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粘结钢绞线 刀筒 导向管 底座盘 刀片 顶杆 细槽 剥皮器 剥皮 金属制品行业 本实用新型 螺钉连接 螺纹连接 支座组成 作业效率 涂塑 推入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剥皮器,其属于金属制品行业的无粘结钢绞线生产领域,用于对涂塑工艺不合格的无粘结钢绞线进行剥皮处理。它由导向管、顶杆、刀筒、底座盘、刀片及支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刀筒是一个开有容纳刀片细槽的圆筒,一端与底座盘间螺钉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管形成螺纹连接;顶杆上开有细槽并与底座盘固定连接;刀片插入刀筒和顶杆的细槽中;刀筒固定在支座上;作业时只需将无粘结钢绞线连续推入导向管即可完成无粘结钢绞线的剥皮处理。它的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金属制品行业中无粘结钢绞线的生产领域,用于将质量不达标而报废的无粘结钢绞线进行剥皮处理的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剥皮器。
背景技术:在金属制品行业的无粘结钢绞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涂塑工艺的不稳定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次品,这些次品处理的方法是须将钢绞线表面的塑料护套去除,然后再重新涂塑加工。目前钢绞线生产企业的处理方法是用剪刀靠手工方法将其表皮塑料护套剪开后去除,由于钢绞线较长,这种方法作业起来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该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旨在有效地解决去除次品无粘结钢绞线表面塑料护套时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在去除次品无粘结钢绞线表面塑料护套作业时提供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剥皮器。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剥皮器,参见附图1,其特征在于,它由导向管、顶杆、刀筒、底座盘、刀片及支座组成;刀筒是一个开有容纳刀片细槽的圆筒,一端与底座盘间螺钉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管形成螺纹连接;顶杆上开有细槽并与底座盘固定连接;刀片插入刀筒和顶杆的细槽中;刀筒固定在支座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剥皮器,它由导向管1、顶杆2、刀筒3、底座盘4、刀片5及支座6组成。导向管1是一直径约大于无粘结钢绞线产品外径的管筒,它的一端有外螺纹,与刀筒3形成螺纹连接;顶杆2是一直径约小于无粘结钢绞线塑料护套内径的圆杆,它与底座盘4固定连接;刀筒3是一个圆筒,一端有四个螺孔并开有一条细槽,螺孔用于和底座盘4间用螺钉7连接,细槽用于容纳刀片5,另一端有内螺纹与导向管1形成螺纹连接;底座盘4是一均布有四个安装孔和中间有一挡条的环形零件,它与支架6用螺钉7连接固定,内圆环与顶杆2固定连接;刀片5为一般普通裁纸刀片,它插入并固定在刀筒3的细槽中;支架6是钻有四个孔的焊接构件,用于固定整个装置。
在对报废的无粘结钢绞线进行剥皮处理时,作业人员将无粘结钢绞线插入该装置的导向管1中并往前推送,无粘结钢绞线的芯部被顶杆2抵住,不能向前,无粘结钢绞线的表面塑料护套则被刀片5切开并继续向前移动(注:无粘结钢绞线的绞线与塑料护套间涂有防锈油可相对滑动),切开成两半后的塑料护套连续不断地从底座盘4后面抽出,从而实现了对无粘结钢绞线表面的塑料护套的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工程学院,未经江西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7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镂空花边短裙的绘图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树皮类药材切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