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和灌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5276.4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6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飞;聂立深;陈昶;厉传艺;李志新;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灌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引流介质的引流管,以解决现有的引流管和灌洗装置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所述引流管包括外套管和内芯管,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内,所述内芯管的近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外,所述内芯管的远端具有一开口,当所述内芯管具有负压时,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外的介质穿过所述外套管上的第一通孔进入到所述外套管的管腔中,并从所述内芯管的远端的开口进入所述内芯管的管腔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内芯管堵塞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管和灌洗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引流管。外科引流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用以防止术后感染,从而影响伤口愈合。
医院目前所使用的引流管虽然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但是在引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堵塞,需要更换引流管。在更换引流管的过程中,一方面新的引流管需要再次植入人体导致引流效率低,另一方面更换引流管易增加形成操作创伤的风险。
因此,急需对现有的引流管进行改进,以改善引流管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以解决现有的引流管和灌洗装置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用于引流介质,包括外套管和内芯管,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内,所述内芯管的近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外,所述内芯管的远端具有一开口,当所述内芯管具有负压时,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外的介质穿过所述外套管上的第一通孔进入到所述外套管的管腔中,并从所述内芯管的远端的开口进入所述内芯管的管腔中。
可选的,所述外套管的远端闭合,所述内芯管穿过所述外套管的管壁的部分与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内芯管穿过所述外套管的管壁的部分与所述外套管的管壁的位置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述内芯管穿过所述外套管的管壁的部分与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开设的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的第一通孔远端密近端疏。
可选的,所述引流管还包括近端和远端均开口的外导管,所述外导管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外。
可选的,所述外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可选的,所述外导管与所述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外导管的远端与所述外套管的远端平齐。
可选的,所述引流管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内芯管的近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外导管的远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灌洗装置,包括收纳装置、负压装置和上述的引流管,所述收纳装置用于收纳从所述内芯管中流出的介质,所述负压装置用于使所述内芯管中产生负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和灌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因此介质从外套管的管腔外进入外套管的管腔内时需经过外套管的管壁上的第一通孔,如此可对介质进行切割,尤其是可对介质中的片状物或者块状物进行切割,从而降低这些片状物或者块状物导致内芯管堵塞的风险。尤其是将引流管应用在肺部的液体引流手术中时,外套管管壁上的第一通孔可有效切割液体中粘度较大的片状物或者块状物,降低引流管堵塞。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5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