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17532.5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尹黎明;宋文杰;何香建;刘军;邓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 地址: | 4100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框 沉水植物 圈养 固定装置 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 矩形框结构 面源污染 生态浮床 首尾相接 运行维护 河湖水 加强筋 主浮管 缝合 浮管 可用 水体 生态 河流 水面 建造 污染 种植 治理 | ||
1.一种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框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端固定在河底的多根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伸出水面,所述浮框装置包括可浮在水面的浮框和固定在浮框内的、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种植浮网(5),所述浮框滑动连接在固定杆上,使得所述浮框漂浮在水面上时可沿固定杆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杆基座(7),所述固定杆(6)通过埋在河底的固定杆基座(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的顶端安装有防止浮框从固定杆(6)顶端脱离的限位管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浮网(5)采用尼龙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为上固定有与固定杆(6)大小相匹配的环形套筒(2),所述浮框通过环形套筒(2)安装在固定杆(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设有多根,且所述固定杆(6)设置的位置与浮框上环形套筒(2)的位置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为由四根主浮管首尾相接而成的矩形框结构,所述浮框内在相对的主浮管之间设有多根加强筋浮管,所述加强筋浮管将浮框内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内固定有种植浮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每隔1.0~1.5m设置一根加强筋浮管(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管(1)上套装有三通接头(4),所述加强筋浮管(3)固定在相对的所述三通接头(4)上,将相对的主浮管(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管(1)和加强筋浮管(3)均采用PVC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75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缓流水体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