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3346.4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壹加创鑫(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B3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福州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收机构 蒸汽清洗装置 蓄水箱 蒸汽清洗机 锅炉腔室 机柜 本实用新型 蒸汽发生器 顶部设置 机柜中部 向上凸起 余热回收 锅炉腔 排气管 穿出 伸入 应用 能耗 蓄水 室内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中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由机柜底部向上凸起伸入蓄水箱内的锅炉腔室,所述锅炉腔室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锅炉腔室的顶部设置有自下而上穿出蓄水箱的排气管。该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结构紧凑,有利于蒸汽清洗机的余热回收,降低蒸汽清洗机的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清洗装置通常是将蒸汽发生器的锅炉与蓄水箱分离,由于蒸汽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会发生,需通过隔热棉将锅炉与进行隔热,不仅不精致,需要耗费大量隔热棉材料,而且锅炉产生的余热无法充分回收利用,能耗损失大。为此需要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结构紧凑,有利于蒸汽清洗机的余热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中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由机柜底部向上凸起伸入蓄水箱内的锅炉腔室,所述锅炉腔室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锅炉腔室的顶部设置有自下而上穿出蓄水箱的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的侧部设置有经水泵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端相连接的出水管,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输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的侧壁设置有不低于锅炉腔室顶部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安装于锅炉腔室内且进水端与出水管相连接的蒸汽转化器,所述锅炉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蒸汽转化器的燃气火排。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排气管由封盖穿出且顶部设置有封板,排气管穿出封盖的端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上设置有套置于排气管上的排气防护套管,所述排气防护套管沿周向间隔设置有排气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底部设置有脚轮,蓄水箱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结构紧凑,将制造蒸汽的锅炉设置在蓄水箱内,使得锅炉的热量被蓄水箱吸收,从而有效利用锅炉产生的热量,实现余热回收,使蓄水箱内的水进行热加热,降低蒸汽清洗机的能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
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洗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设置有脚轮11的机柜10,所述机柜中部设置有蓄水箱12,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由机柜底部向上凸起伸入蓄水箱内的锅炉腔室20,以便锅炉腔室产生的热量被蓄水箱吸收,从而实现余热回收,所述锅炉腔室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锅炉腔室的顶部设置有自下而上穿出蓄水箱的排气管30,而排气管由蓄水箱内穿过让产生的热量进一步被蓄水箱内的水吸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箱的侧部设置有经水泵40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端相连接的出水管13,以便将蓄水箱的水通入蒸汽发生器中;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输出管53,以便经蒸汽发生器加热产生的蒸汽由蒸汽输出管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壹加创鑫(福建)有限公司,未经壹加创鑫(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3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卧式内燃锅炉
- 下一篇:一种锅炉调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