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广视角增亮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2244.0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孟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层 棱镜 复合膜 广视角 基材层 增亮 本实用新型 光源利用率 背光模组 电视画面 亮度水准 视觉感官 倒圆角 夹角为 粘合层 延伸 顶角 架构 视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视角增亮复合膜,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棱镜层、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第二棱镜层、第二基材层;其中第一棱镜层的棱镜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层的棱镜延伸方向的夹角为80°~100°,所述第一棱镜层中棱镜的顶角为具有倒圆角。提升了光源利用率,同时随着尺寸的增加,在背光模组架构下有大的视角,以满足电视画面在不同角度给人的视觉感官尽可能相当的亮度水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领域使用的增亮膜,尤其涉及一种广视角增亮复合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当今应用最广的显示技术,因其不具备自发光的能力,在背光模组中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才可以显示。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使用的背光源一般为点光源,需要在光学膜片的辅助作用下才可以转化为亮度均一的面光源。增亮膜是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光学膜之一,增亮膜的主要作用是将从光源射出的各方向光线向正面集中,从而提高光利用率,降低光损耗,达到提高背光亮度,或者减少耗电量的目的。
同时在液晶电视领域,未来一段时期内液晶电视的大尺寸、薄型化、高端化仍将占据主流;在追求薄型化的趋势下,目前大尺寸液晶电视主要使用侧入式的背光模组系统,使用LED灯条发光,相同灯条数目下,模组尺寸越大,则相应的亮度相对降低,所以高端的液晶电视模组系统中需要提升光源利用率;同时随着尺寸的增加,则要求在背光模组架构下有大的视角,以满足电视画面在不同角度给人的视觉感官尽可能相当的亮度水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视角增亮复合膜,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棱镜层、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第二棱镜层、第二基材层;其中第一棱镜层的棱镜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层的棱镜延伸方向的夹角为80°~100°,所述第一棱镜层中棱镜的顶角为具有倒圆角。提升了光源利用率,同时随着尺寸的增加,在背光模组架构下有大的视角,以满足电视画面在不同角度给人的视觉感官尽可能相当的亮度水准。
进一步地,所述倒圆角的曲率半径为1-5μm。
进一步地,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的高度分别各自独立地为20-30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材层远离第二棱镜层的一侧设置有扩散涂层,所述扩散涂层包含扩散粒子。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2-10μm,其中5μm以上粒径的粒子占比8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涂层的雾度为1%-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棱镜层的剥离力为150-300gf/2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层远离第一基材的一侧更包含一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层的棱镜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层的棱镜延伸方向的夹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棱镜层的高度较第一棱镜层高1-5μm。
本实用新型提升了背光模组的光源利用率,同时随着尺寸的增加,在背光模组架构下有大的视角,以满足电视画面在不同角度给人的视觉感官尽可能相当的亮度水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线经过直角顶角和倒圆角顶角的对比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2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辊压成型的防眩光微结构板
- 下一篇:一种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