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提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5166.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1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伍莉;汪丽;孙清;冉欣;周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本体 探测腔室 输液提醒装置 滴管 本实用新型 伸缩杆 横板 输液 警报提示灯 墨菲式滴管 夹持装置 稳定结构 正面顶端 直接照射 自动发光 照明灯 放置槽 内置腔 输液管 输液架 输液器 液体滴 焊接 探测 休息 | ||
1.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照明灯(5)、夹持装置(6)和第二放置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的两侧皆安装有探测腔室(2),且探测腔室(2)之间装置本体(1)正面顶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警报提示灯(4),所述装置本体(1)两侧探测腔室(2)的内部皆焊接有第五伸缩杆(23),且第五伸缩杆(23)的端部皆固定连接有横板(22),所述横板(22)的内部皆安装有内置腔(24),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左侧内置腔(24)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25),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右侧的内部设置有与红外线发射器(25)相互配合的红外线接收器(26),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夹持装置(6),且夹持装置(6)之间装置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7),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放置槽(11),且第一放置槽(11)的内部铰接有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二伸缩杆(9)顶端第一放置槽(11)的内部焊接有挂手(10),所述装置本体(1)背面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二放置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提示灯(4)下方显示屏(7)两侧的装置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扬声通孔(3),且扬声通孔(3)下方装置本体(1)正面的底端设置有操作按钮(8),所述操作按钮(8)关于夹持装置(6)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两侧装置本体(1)正面的顶端皆设置有照明灯(5),且照明灯(5)与装置本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第一伸缩杆(601)、夹持槽(602)和拉片(603),所述第一伸缩杆(601)的端部焊接有夹持槽(602),且夹持槽(602)两侧的端部皆固定连接有拉片(603),所述夹持槽(602)内部凹槽的一端呈圆弧形,所述夹持槽(602)内部另一端的两侧皆呈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槽(12)内部的顶端皆铰接有第三伸缩杆(13),且第三伸缩杆(13)的端部皆铰接有第一固定夹(14),所述第一固定夹(14)端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5),所述装置本体(1)背面右侧的第一固定块(15)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6),所述第二放置槽(12)之间装置本体(1)背面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三放置槽(17),且第三放置槽(17)内部的底端皆铰接有第四伸缩杆(18),所述第四伸缩杆(18)的端部皆铰接有第二固定夹(19),且第二固定夹(19)端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所述装置本体(1)背面右侧的第二固定块(20)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槽(12)与第三放置槽(17)皆呈“L”形,且第二放置槽(12)与第三放置槽(17)反向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背面,所述第一固定夹(14)与第二固定夹(19)上皆设置有橡胶软垫,且橡胶软垫与第一固定夹(14)、第二固定夹(19)之间皆通过粘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5)与夹持槽(602)、红外线接收器(26)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5)与内置腔(24)、红外线接收器(26)与内置腔(24)之间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警报提示灯(4)、照明灯(5)、显示屏(7)、红外线发射器(25)、红外线接收器(26)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51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针刺伤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自动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