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间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5705.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7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镭;徐开进;谢飒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36;E04G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平台 立柱 悬架 本实用新型 尾矿库 顶层 均匀设置 设施领域 逐渐缩小 框架式 中框架 横杆 维修 多层 环向 井座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悬架,属于尾矿库设施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框架式排渗井维修加固工作没有空间搭建设施的问题。一种空间悬架,包括立柱、工作平台,在环绕排渗井井座的边缘均匀设置立柱,立柱之间通过环向横杆相连,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底层工作平台、中间工作平台、顶层工作平台,中间工作平台为多层,中间工作平台从底层工作平台至顶层工作平台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尾矿库中框架式排渗井等设施的维修加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矿库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悬架。
背景技术
框架式排渗井设置在尾矿库沉积滩中,沉积滩中的矿渣含水量大,处于饱和状态,一旦排渗井构件损坏,尾矿矿渣会大量泄漏,污染周边环境。由于框架式排渗井设置在沉积滩中,对其进行加固维修时,没有搭设工作平台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悬架,以解决现有的框架式排渗井维修加固工作没有空间搭建设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间悬架,包括立柱、工作平台,在环绕排渗井井座的边缘均匀设置立柱,立柱之间通过环向横杆相连,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底层工作平台、中间工作平台、顶层工作平台,中间工作平台为多层,中间工作平台从底层工作平台至顶层工作平台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工作平台的内侧设有悬架杆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工作平台的旁侧设有安全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层工作平台和顶层工作平台的宽度范围是1.5~3.6米。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尾矿库中框架式排渗井等设施的维修加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空间悬架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A-A视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底层工作平台;2、立柱;3、悬架杆件;4、中间工作平台;5、安全网;6、顶层工作平台;7、手拉葫芦;8、排洪井框柱;9、排洪井环梁;10、排洪井拱板;11、吊装孔;12、十字形通道;14、排渗井井座,15、环向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空间悬架,包括立柱2、工作平台,在环绕排渗井井座14的边缘均匀设置立柱2,立柱之间通过环向横杆15相连,工作平台包括底层工作平台1、中间工作平台4、顶层工作平台6,中间工作平台4为多层,中间工作平台4从底层工作平台1至顶层工作平台6由下至上逐渐缩小。中间工作平台4的内侧设有悬架杆件3。工作平台旁侧设有安全网5。底层工作平台1和顶层工作平台6的宽度范围是1.5~3.6米。
排洪井框柱8立于底面基础上,排洪井环梁9与排洪井框柱8拉结,排洪井拱板10支撑于排洪井框柱8上,排渗井顶部设有十字形通道12,十字形通道12的中心设有吊装孔11,吊装孔11内设有手拉葫芦7。
实施例1
1、搭建材料: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或《低压流 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脚手架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空间悬架节点采用碗扣连接。
2、搭建过程如下:
(1)沿井座边缘设置立柱;
(2)立柱间通过环向横杆相连;
(3)通过立柱向中心悬挑形成网格,最终形成工作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5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筑用可调节脚手架
- 下一篇:移动升降式砌筑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