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梁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9413.3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利;何娟娟;张永忠;宋晓欢;卞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梁 极限载荷 铰接板 静力试验装置 盖板 中轴 铰接设置 节省空间 静力试验 可活动 起重机 拉板 压紧 油缸 焊接 砝码 支撑 | ||
一种吊梁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装置,包括一对吊梁,两个吊梁的中轴的端面通过盖板相连,盖板与中轴的端面之间设有未压紧可活动的拉板,吊梁的两端分别焊接铰接板,铰接板铰接设置于吊梁端面的支撑,两个吊梁的铰接板之间通过油缸相连。该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砝码和起重机的情况下完成吊梁的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省空间与劳动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梁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吊梁试验方法是使用起重机直接拎起吊梁,并挂载砝码进行吊梁的载荷测试。现有试验砝码需要使用到起重机、砝码,并需要较大场地,试验准备时间长,且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对于120吨以上大吨位吊梁的试验,工厂难以准备充足的砝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梁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砝码和起重机的情况下完成吊梁的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一种吊梁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装置,包括一对吊梁,两个吊梁的中轴的端面通过盖板相连,盖板与中轴的端面之间设有未压紧可活动的拉板,吊梁的两端分别焊接铰接板,铰接板铰接设置于吊梁端面的支撑,两个吊梁的铰接板之间通过油缸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支撑的顶端通过销轴与铰接板相连。
优选地,两个油缸连接同一个液压泵。
优选地,支撑与吊梁的端面接触性连接。
优选地,盖板的两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吊梁的中轴端面。
优选地,支撑包括一对吊耳卡板,吊耳卡板的底端连接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有铰接孔,吊耳卡板与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砝码和起重机的情况下完成吊梁的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省空间与劳动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梁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装置,包括一对吊梁1,两个吊梁1的中轴2的端面通过盖板3相连,盖板3与中轴2的端面之间设有未压紧可活动的拉板4,吊梁1的两端分别焊接铰接板5,铰接板5铰接设置于吊梁1端面的支撑6,两个吊梁1的铰接板5之间通过油缸7相连。
支撑6的顶端通过销轴与铰接板5相连。
两个油缸7连接同一个液压泵。
支撑6与吊梁1的端面接触性连接。
盖板3的两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吊梁1的中轴2端面。
支撑6包括一对吊耳卡板6-1,吊耳卡板6-1的卡接端与吊梁1的吊耳相适配。其圆弧半径等于吊耳的半径。吊耳卡板6-1的底端连接固定板6-2,固定板6-2的一侧设有铰接孔6-3,并通过铰接孔6-3铰接铰接板5,吊耳卡,6-1与固定板6-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6-4。
该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砝码和起重机的情况下完成吊梁的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省空间与劳动力的优点。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9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