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387608.4 申请日: 2018-08-27
公开(公告)号: CN208762612U 公开(公告)日: 2019-04-19
发明(设计)人: 李文俊;樊海彬;王宁;刘薇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D5/30 分类号: D01D5/30;D01D1/10
代理公司: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地址: 21553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熔体 支承 导流盘 导入盘 喷丝板 熔体分配 过滤筒 纺丝组件 复合纤维 锁紧螺母 半嵌式 导流孔 喷丝孔 双组份 筒体腔 流道 锁紧螺母套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配合螺纹 上部内壁 抱合力 导流槽 分配盘 回复率 卷曲率 限位环 卷曲 滤网 内壁 筒体 斜孔
【说明书】:

一种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包括筒体,筒体腔的上部内壁上有锁紧螺母配合螺纹、内壁上有限位环;设在筒体腔内的喷丝板、熔体分配盘、导流盘、过滤筒、熔体导入盘和锁紧螺母,喷丝板支承在限位环上,其朝向上的一侧表面设喷丝板熔体第一、第二、第三流道,第一流道内设第一喷丝孔、第二流道内设第一和第二斜孔、第三流道内设第二喷丝孔,熔体分配盘支承在喷丝板上,其一侧设分配盘熔体导流槽、导流孔,导流盘支承在熔体分配盘上,其中心设导流盘中心导流孔,过滤筒的底部支承在导流盘上,熔体导入盘的中部支承在过滤筒的上部、四周有熔体导入盘底部滤网,锁紧螺母套置在熔体导入盘上。具有优异的抱合力,卷曲率及卷曲回复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纺纤维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上面提及的双组份是指PLA组份以及PTT组份,因而可以将上述“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称为“PLA与PTT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上面提及的PLA是中文名称“聚乳酸”的英文缩写,PTT是中文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英文缩写。由PLA切片制成的纤维即为PLA纤维(聚乳酸纤维),由PTT切片制成的纤维即为PT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

PLA纤维是以玉米、薯类、甜菜或谷物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提纯并经一系列的反应形成的一种新型生物基纤维,具有环保可降解(降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产过程能耗低、制成的纤维制品抑菌性好且爽肤导汗(也称导湿)等优点。但是,由于聚乳酸纤维存在弹性差、强力低以及加弹困难的欠缺,因而业界往往在聚乳酸纤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纶纤维,藉以提高纺织制品的弹性及保形性。然而,由于氨纶纤维需较高的定型温度(160-170℃),而聚乳酸纤维的熔点约在170℃,因而聚乳酸纤维不宜采用象氨纶纤维那样高的定型温度。此外,由于氨纶还需在加工成包覆纱(也称“包芯纱”)后得以用于纺织面料,因而使用甚为不便。

已有技术中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普遍采用高粘度聚乳酸与低粘度聚乳酸两种原料,通过各自的熔体输送系统并且经各自的计量泵计量后引入复合纺丝组件纺丝,得到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为了增加纤维之卷曲度、蓬松性、弹性等,也有以涤纶或锦纶原料与聚乳酸原料组合制备聚乳酸涤纶或聚乳酸锦纶双组份纤维,但是,由于聚乳酸涤纶或聚乳酸锦纶双组份复合纤维的弹性仍远远无法满足精细针纺制品的要求,因而这种双组份复合纤维在针纺制品中往往无法摆脱对氨纶的依赖。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制备聚乳酸双组份纤维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8130606A推荐的“一种聚乳酸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方案实施例1至2中列举了聚乳酸与涤纶在不同的配比下生产聚乳酸复合纤维;在实施例3至4中列举了聚乳酸与锦纶在不同的配比下生产聚乳酸复合纤维。由于涤纶、锦纶为常规化纤原料,因而得到的复合纤维的弹性不足以替代氨纶在面料中的作用,此类双组份复合纤维(短纤)只能作为填充材料,以及一般纺织纱线使用。

此外,上述CN108130606A推荐的制备方法存在欠缺:其一,涤纶的熔点很高,而聚乳酸熔点很低,两者熔点相差90多度,目前高温聚乳酸材料还未试验成功,高温纺丝级聚乳酸原料的熔点也仅在170-180℃之间,涤纶熔点高达265℃,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纺丝机各点设定温度超过270℃,其生产的纤维强力就会损失20%以上,因此,该专利给出的“聚乳酸箱体温度为280-300℃”会因为过高的纺丝温度使聚乳酸加速降解,最终使该复合纤维的强力降低。其二,在其说明书第0012段中提到了“总拉伸倍数在4.0-5.0倍”以及在0013段中提及了“所述聚乳酸并列复合纤维的纤维纤度为8.80-22.20dtex”(单丝线密度),依据前述纤维纤度和拉伸倍数,从而表明该纤维采用的是常规纺丝(常规纺丝也称低速纺丝,由于纺丝组件中熔体压力很高,熔体从喷丝板毛细孔中挤出时熔体会急速膨胀,形成纺丝纤维膨化区,使得纤维中分子排列杂乱无章,故需要较大的拉伸倍数才可以使纤维中的大分子取向度提高,常规纺丝一般生产纤度较大的纤维品种,其所纺纤维对条干均匀度,染色要求均不高),方法获得聚乳酸纤维产品,因此,该类纤维条干均匀性较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7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