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皮肤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737.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2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席鹏;贾铁强;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锐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组件 皮肤 透镜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 镜身 镜头 凸透镜 数码成像装置 非均匀分布 成像结果 呈圆环状 高度集成 偏振光片 使用期限 随身携带 同一轴线 系统设计 凹透镜 玻璃片 方便性 可充电 偏振片 透明片 锂电池 前罩 柱状 存档 拍照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皮肤镜,该皮肤镜具有一个柱状的镜身,在镜身的上部设置有镜头,镜头包括透镜组件和透镜支撑机构,透镜组件安装在镜头的透镜支撑机构中,透镜组件包括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在透镜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偏振光片,在偏振片前呈圆环状均匀或非均匀分布有LED光源,前罩内安装有玻璃片或其他透明片。本实用新型的皮肤镜整体小巧灵活,可随身携带,系统设计高度集成,可与数码成像装置相连,将成像结果拍照存档,使用可充电的锂电池,延长了使用期限和随时操作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镜,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皮肤镜。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疗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在采用组织病理学进行活检取材时,一般会造成患者皮肤表层创伤,同时还需要进行病理切片,诊疗的时间成本高,经济上的开销大,如果没有确诊患者是肿瘤,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活检或直接进行外科手术。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采用皮肤镜进行诊疗,但是传统的皮肤镜采用的是浸润式方法,需要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涂上浸润液(油脂、凝胶等),否则无法增加皮肤角质层的透光性,并减少反射光,然后还需要施加光线照射,光线照射的角度也需要进行时时的调整,并借助于光学放大装置,才能真切观察到表真皮连接处、真皮的色素结构。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皮肤镜不适合对患者的头面部进行观测,需要人为对皮肤进行挤压和涂抹,而且整套设备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无法作到随身便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皮肤镜,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皮肤镜,其特征在于,该皮肤镜具有一个柱状的镜身,在镜身的上部设置有镜头,所述镜头包括透镜组件和透镜支撑机构,透镜组件安装在镜头的透镜支撑机构中,所述透镜组件包括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光学凸透镜和凹透镜,在透镜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偏振光片,在偏振光片之前有呈圆环状均匀或非均匀分布的LED光源,前罩内安装有玻璃片等透明平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镜身上设置有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皮肤镜整体小巧灵活,可随身携带,系统设计高度集成,可与数码成像装置相连,将成像结果拍照存档,使用可充电的锂电池,延长了使用期限和随时操作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皮肤镜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皮肤镜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另一视角的便携式皮肤镜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又一视角的便携式皮肤镜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便携式皮肤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上壳1、中壳2、下壳3、开关按键帽4、侧边调光明暗按键5、侧边按键6、皮肤镜组件7、开关按键电路板8、观测筒10、电池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锐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锐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共聚焦三维成像系统
- 下一篇:融合触觉传感和光断层扫描成像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