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640.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1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龙;顾东明;彭宇;丁选明;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132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 自动补水 防护网 边坡植被 绿色水泥 砂浆层 自动补水型 绿色防护 喷锚支护 生长系统 生态植被 污染材料 植物繁殖 排水孔 吸水式 锚杆 锚索 喷射 老化 铺设 覆盖 环保 | ||
1.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边坡主体(1)坡面上的防护网(2),以及若干自动补水PVC管(4);
所述防护网(2)通过锚杆或锚索与边坡主体(1)固定;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还喷射有绿色水泥砂浆层(6);所述绿色水泥砂浆层(6)覆盖防护网(2);
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钻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倾斜布置;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还钻设有与排水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吸水式生态植被孔;所述吸水式生态植被孔水平布置;所述吸水式生态植被孔布置在对应排水孔的下方;
所述排水管(5)一端植入边坡主体(1)中,另一端伸出坡面;
所述自动补水PVC管(4)整体为L型弯管;所述自动补水PVC管(4)包括水平管(401)、竖直管(402)以及连接在水平管(401)和竖直管(402)之间的弯折管(403);所述水平管(401)、竖直管(402)和弯折管(403)为一个整体;所述水平管(401)穿设于吸水式生态植被孔中;所述竖直管(402)布置在边坡主体(1)外;所述水平管(401)一端植入边坡主体(1)中,另一端伸出坡面;所述水平管(401)植入边坡主体(1)内的一端管口处布置反滤层(13);所述水平管(401)植入边坡主体(1)部分的管壁上设置若干个管壁孔(4011);
所述自动补水PVC管(4)内充填营养土(10);所述竖直管(402)内腔中的营养土(10)中播撒有植物种子或植物根系;所述竖直管(402)上管口采用管盖(11)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管(401)与吸水式生态植被孔之间的间隙灌注水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式生态植被孔的孔径为10~15cm;所述吸水式生态植被孔的孔深为15~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水PVC管(4)为PVC管或FRP硬质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水PVC管(4)在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呈均匀分布的梅花形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402)内腔中的营养土(10)中竖直布置有注水管(12);所述注水管(12)为管壁上设置有孔眼的硬质材料管;所述注水管(12)的下端管口处设置过滤塞,上端管口伸出营养土(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补水PVC管边坡植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5~10cm,正倾倾角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6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