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霉菌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2003.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童云龙;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壹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槽 置物板 转运板 缓冲室 培养室 霉菌培养箱 升降机构 可转动 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 同一水平面 边缘对接 滑动配合 内部设置 室内侧壁 推动机构 一端设置 隔离门 滚轮组 室内部 送料辊 缓冲 室内 移动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霉菌培养箱,包括箱体,其内部设置有培养室和缓冲室,培养室和缓冲室之间设置有隔离门,缓冲室内侧壁上设置有水平且朝向培养室的第一轨道槽,第一轨道槽内滑动配合有转运板,转运板抵靠在可转动的滚轮组上,培养室内还设置若干层置物板,置物板和缓冲室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轨道槽,第二轨道槽下方设置有可转动的送料辊,第二轨道槽与第一轨道槽处于同一水平面时,转运板可由第一轨道槽移动至第二轨道槽,转运板的边缘可与置物板的边缘对接,转运板上远离置物板的一端设置有可朝向置物板推动的推动机构。本申请在分批次加入培养皿时,不会对培养室内部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霉菌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霉菌培养箱。
背景技术
霉菌培养箱是培养箱的一种,主要是培养生物与植物,在密闭的空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湿度,使霉菌在4-6小时左右长出来,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考核电工电子产品的抗霉能力和发霉程度。是人工三防气候中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是大专院校、医药、军工、电子、化工、生物科研部门作储藏菌种、生物培养、是科研实验室必需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判断其在湿热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
但是现有的霉菌培养箱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不同的霉菌生长时间不同,因此在培养霉菌时需要按先后顺序分批次的将培养皿加入到培养箱当中,然而每次打开培养箱均会对箱体内部的环境造成影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分批次放入培养皿时不会对培养室内环境造成影响的一种霉菌培养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霉菌培养箱,包括箱体,其内部设置有培养室和缓冲室,所述培养室和缓冲室之间设置有隔离门,所述隔离门用于控制所述培养室和所述缓冲室的通断,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或闭合培养室的主舱门,以及用于开启或闭合所述缓冲室的缓冲舱门,
所述缓冲室内侧壁上设置有水平且朝向培养室的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一轨道槽内滑动配合有转运板,所述转运板抵靠在可转动的滚轮组上,所述缓冲室内还设置有缓冲加热机构和缓冲加湿机构,
所述培养室内设置有培养加热机构和培养加湿机构,所述培养室内还设置若干层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和所述缓冲室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水平且朝向缓冲室的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槽下方设置有可转动的送料辊,所述第二轨道槽与所述第一轨道槽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转运板可由第一轨道槽移动至第二轨道槽,
当所述转运板位于所述第二轨道槽内时,所述送料辊用于支撑所述转运板,所述转运板的边缘可与所述置物板的边缘对接,所述转运板上远离所述置物板的一端设置有可朝向所述置物板推动的推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主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
进一步的是:所述培养室内设置有照明灯。
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轮子。
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培养室靠近所述丝杠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竖向的导向槽,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滑轨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轨道槽和所述送料辊均设置于升降板上,所述丝杠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缓冲室,可以避免在分批次放置培养皿时打开培养室,造成对培养室内环境的影响,通过设置转运板则可以自动将培养皿放置在各个置物板上,使得在分批次加入培养皿时,不会对培养室内部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转运板位于第二轨道槽与置物板对接时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壹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壹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2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