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料回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0399.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槽 溢流管 焊料 固定模具单元 焊料回收 导热条 导热 本实用新型 热量传递 连通 保温功能 溢流罐 粘附 回收率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焊料回收机构,包括用于汇集焊料的可导热的溢流槽,溢流槽位于固定模具单元的下方,所述溢流槽固定连接有导热条,导热条远离溢流槽的一端与固定模具单元固定连接,溢流槽连通有可导热的溢流管,溢流管远离溢流槽的一端连通有溢流罐。本实用新型利用导热条将固定模具单元的热量传递至溢流槽,使得溢流槽的温度升高,同时溢流槽又将热量传递给溢流管,使得溢流管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溢流槽和溢流管均对焊料具有保温功能,避免焊料在回收过程中粘附在溢流槽和溢流管的壁上,从而提高焊料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焊料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料在电池模块的两端进行铸焊,使得电池模块的两端分别形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而在传统的电池生产工艺中,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铸焊工序都是通过人工铸焊完成的,这样不仅工作量大,铸焊效率低,还会存在铸焊外观不平整、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设计出一种自动铸焊电池模块两端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在模具内设计铸焊腔,在铸焊腔内盛装熔化状态的焊料,利用机械手移动电池模块,并将电池模块的一端插入铸焊腔内,再对模具进行冷却,最后取出电池模块即可。但是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在电池模块的端部插入铸焊腔时,焊料将会溢出铸焊腔,因此,人们又在铸焊腔的周围设置了用于汇集溢流出来的焊料的溢流槽,溢流槽汇集的焊料通过倾斜滑槽接入溢流罐,以此实现对焊料的回收。然而,在回收焊料的过程中,焊料在倾斜滑槽上流动时,由于焊料的温度逐渐降低,焊料将会粘结在倾斜滑槽的壁上,不再流入溢流罐内,导致焊料的回收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焊料回收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焊料回收过程中,焊料温度降低后容易粘壁导致回收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焊料回收机构,包括用于汇集焊料的可导热的溢流槽,溢流槽位于固定模具单元的下方,所述溢流槽固定连接有导热条,导热条远离溢流槽的一端与固定模具单元固定连接,溢流槽连通有可导热的溢流管,溢流管远离溢流槽的一端连通有溢流罐。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在使用固定模具单元前,会对固定模具单元进行预热,此时,由于导热条与固定模具单元固定连接,因此,导热条会将固定模具单元上的热量传递给可导热的溢流槽,溢流槽的温度上升,同时,溢流槽又将热量传递给可导热的溢流管,使得溢流管的温度上升。因此,在焊料从铸焊腔溢出后流入溢流槽内,然后流入溢流管的过程中,焊料凝固粘结在溢流槽和溢流管壁上的量将大大减少,甚至不会有焊料凝固粘结在溢流槽和溢流管的壁上,焊料顺利流入溢流罐内,大大提高焊料的回收率。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通过导热条将固定模具单元的热量传递给了溢流槽和溢流管,使得溢流槽和溢流管的温度上升,因此,焊料流经溢流槽和溢流管时凝固粘结在壁上的量大大减少,提高了焊料的回收率,减少焊料的浪费,进而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溢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有氧化铍陶瓷块,所述氧化铍陶瓷块内镶嵌有电热丝,电热丝电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开关。
控制开关闭合,电热丝与电源接通,电热丝通电发热,热量经氧化铍陶瓷块传递给溢流管,使得溢流管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得凝固粘结在溢流管壁上的焊料熔化,熔化后的焊料得以顺利流入溢流罐内,进一步提高焊料的回收率,避免焊料的浪费。在电热丝通电发热时,由于氧化铍陶瓷块具有高度的绝缘性,因此能够防止漏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溢流罐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水平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交错设置,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倾斜板位于溢流管与溢流罐连通处的下方;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隔板,相邻的隔板之间形成容纳槽,每个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湍流器的新型工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