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8085.7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雷;陈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音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馨仪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槽 公端连接器 母端连接器 防水圈 内底面 凹腔 连接器防水结构 线形接触 并列 本实用新型 矩形横截面 多重防水 侧面 内侧壁 外侧壁 插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其包含有一母端连接器、一公端连接器及一防水圈。母端连接器形成有一凹腔。公端连接器用以插接凹腔,其外侧壁环设有一环槽,环槽具有矩形横截面而形成一内底面以及位于内底面二侧的一对内侧面。防水圈嵌设在环槽内,防水圈与环槽的内底面以及各内侧面以及凹腔的内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多个并列的线形接触区域。当公端连接器对接母端连接器时,二者之间能够借由多个并列的线形接触区域多重防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防水结构,特别一种多重防水的连接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组一般包含有相互对接的一插座以及一插头。插头上通常套设有一防水环,当插头对接插座时,防水环夹持在插座及插头之间以阻绝水气渗入插头及插座之间。
一般而言,防水环为圆形截面的软胶环,因防水环必须干涉配置在插座及插头之间才能在插头对接插座时起防水作用。因此在插头对接插座的过程中防水环必然被插头及插座拉扯挤压而变形,故容易形成间隙而漏水。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防水的连接器防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其包含有一母端连接器、一公端连接器及一防水圈。母端连接器形成有一凹腔。公端连接器用以插接凹腔,该公端连接器的外侧壁环设有一环槽,环槽具有矩形横截面而形成一内底面以及位于内底面二侧的一对内侧面。防水圈嵌设在环槽内,防水圈与环槽的内底面以及各内侧面以及凹腔的内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多个并列的线形接触区域。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器防水结构,其中公端连接器形成有一套筒,套筒用以插入母端连接器的凹腔之内,环槽形成在套筒的外侧壁且环绕套筒。较佳的,母端连接器具有一插座,插座容置在凹腔内且用以插入公端连接器上的套筒。较佳的,公端连接器包含有多个端子,该些端子容置在套筒内且用以插接母端连接器上的插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其防水圈的外表面凸设有沿防水圈的纵向延伸且间隔配置的多个凸条,各凸条分别抵接环槽的内底面以及各内侧面以及凹腔的内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而分别形成各线形接触区域。较佳的,该些凸条在防水圈的横截面上排列呈矩形。较佳的,该些凸条排列构成的矩形的各边分别抵接环槽的内底面以及各内侧面以及凹腔的内侧壁。较佳的,各线形接触区域分别环绕套筒。
当公端连接器对接母端连接器时,防水圈能够与环槽的内底面以及各内侧面以及凹腔的内侧壁之间分别形成多个并列的线形接触区域。借此在环槽的各面分别形成多层的防水阻隔结构。即使在对接时挤压防水圈造成防水圈的部分凸条局部变形而形成间隙,其它的凸条仍能够阻绝水气渗入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之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中的公端连接器及防水圈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中的防水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中的防水圈的横断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对接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及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中的防水圈的另一态样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音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音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8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