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3106.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付春青;钱新;黄雪梅;申庆梦;王昱;张爽;王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5/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部件 吸尘器 顶轨 信息采集装置 智能预警系统 第一空间 方式设置 隔离装置 环境处理 隧道监测 预警装置 吸尘管 吸尘嘴 粉尘浓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隧道掌子面 雾化喷淋器 第二空间 施工区域 电连接 可闭合 可移动 走行部 轨道 悬挂 | ||
1.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至少包括隔离装置(16)、环境处理装置(17)、信息采集装置(18)和预警装置(19),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装置(16)、环境处理装置(17)、信息采集装置(18)和预警装置(19)分别电连接;
所述隔离装置(16)至少包括与所述预警装置(19)分别电连接的可闭合的第一隔离部件(2)、第二隔离部件(3)和第三隔离部件(4),所述第一隔离部件(2)与隧道掌子面(1)相对,所述第二隔离部件(3)以存在间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件(2)与第三隔离部件(4)之间;
所述环境处理装置(17)至少包括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空间顶部的顶轨式吸尘器(5)和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空间顶部的至少一个顶轨式雾化喷淋器(9),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18)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7),所述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7)、所述顶轨式吸尘器(5)和顶轨式雾化喷淋器(9)分别与所述预警装置(19)电连接,其中,
所述顶轨式吸尘器(5)包括吸尘器(100)、吸尘管(200)、吸尘嘴(300)和第一轨道(400),所述吸尘嘴(300)通过所述吸尘管(200)与所述吸尘器(100)连接,所述吸尘器(100)通过至少一个走行部(600)以悬挂的方式安装在位于施工区域(500)顶部的所述第一轨道(400)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工字型的所述第一轨道(400)包括第一翼板(410)、第二翼板(420)和连接所述第一翼板(410)和所述第二翼板(420)的腹板(430);
所述走行部(600)包括走行架(610)、若干走行轮(620)和若干导向轮(630),所述走行轮(620)和所述导向轮(630)枢转连接于所述走行架(610),所述走行轮(620)的第一枢转轴(621)垂直于所述腹板(430),所述导向轮(630)的第二枢转轴(631)垂直于所述走行轮(620)的第一枢转轴(621),所述导向轮(630)的第二枢转轴(631)平行于所述腹板(430);
其中,所述走行轮(620)走行于所述第二翼板(420)的上表面以使所述走行部(600)悬挂在所述第一轨道(400)上,所述导向轮(630)抵靠在所述腹板(430)上以使导向轮能在所述腹板(430)上滚动从而引导所述走行部(600)沿所述第一轨道(400)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处理装置(17)还包括悬挂在第二空间的顶部并通过管道与至少一个顶轨式吸尘器(5)连接的收尘单元(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处理装置(17)至少包括送风单元(12)和排风单元(13),所述送风单元(12)贯穿所述第一隔离部件(2)和/或所述第二隔离部件(3)以将所述第一隔离部件(2)与所述隧道掌子面(1)构成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隔离部件(2)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件(3)构成的第二空间和/或所述第二隔离部件(3)与所述第三隔离部件(4)构成的第三空间连通;
所述排风单元(13)以与送风单元(12)非同侧的方式所述贯穿第一隔离部件(2)、第二隔离部件(3)和第三隔离部件(4)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使得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或第三空间形成风循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元(12)包括一个第一轴流风机和至少一个送风管,所述第一轴流风机通过第一风筒与位于隧道顶部的送风管以柔性连接和/或法兰对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排风单元(13)包括一个第二轴流风机和至少一个排风管,所述第二轴流风机通过第二风筒与位于隧道底部的排风管以柔性连接和/或法兰对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送风管和排风管通过U型隔离结构上的送风管预留孔(32)和排风管预留孔(33)贯穿第一隔离部件(2)、第二隔离部件(3)和/或第三隔离部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31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巷专用防水闸门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