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三相接触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9582.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4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海;蒋经纬;包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金根叶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筒 生物处理 一体化装置系统 外壁 微生物 污水处理 生物处理系统 污水过滤系统 污水生物处理 本实用新型 有机污染物 污水 附着生物 回流系统 输入空气 污水沉淀 沉淀池 好氧菌 兼氧菌 空气通 曝气池 小城镇 氨氮 建池 降解 总磷 裸露 外围 农村 | ||
一种污水三相接触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系统,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装置筒体,其特征在于,装置筒体顶部设有污水过滤系统;装置筒体中部设有附着生物、微生物的填料均裸露于空气中的三相接触生物处理系统;装置筒体底部和外围设有有机污染物经降解的污水沉淀、回流系统;装置筒体的外壁或装置筒体底部或装置筒体的外壁和装置筒体底部设有为微生物的好氧菌、兼氧菌输入空气的空气通入系统。本实用新型无需建曝气池、沉淀池等设施,从而能大幅度减少污水处理的用地和建池成本,而且可有效提高氨氮、总磷及COD降解效果。特别适用于企业、农村、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其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三相接触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均采用在污水中培养生物菌种,包括厌氧、兼氧、好氧,其菌种为浮游状的为活性污泥法,菌种附养在各种填料之表面的为接触氧化、生物转盘法等。上述工艺及装置有其优点,但存在如下弊病:污水处理池建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池内菌种浓度即污泥浓度低,高压风机能耗高,运行成本高。如公告号:CN102329058A、专利号:201110267749.9“污水三段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的技术方案,需建曝气池、沉淀池、硝化池、沉淀池、反消化池、沉淀池。 公告号:CN 103402927 A、专利号:201180059312.4“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 的技术方案,需建曝气池、沉淀、OSA池。而刊登在“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7月第5卷第7期“ 网状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论文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需建“生物转盘反应池”。因此,上述的现有技术对于无场地及场地少的又有污染源的水质提升改造工程及有机废水高效一体化处理工程难以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弊病,提供一种污水三相接触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系统,它采用污水、生物寄生填料、空气三相非浸泡而是相互接触通过生物吸附、吸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方案,无需建曝气池、沉淀池等池,从而能大幅度减少污水处理的用地和建池成本。而且无需用高压风机往生物滤池中压送空气;过滤、生物氧化、沉淀分离相结合,三个功能在同一装置筒体内,不需多次提升,因此运行成本低。能有效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流出、污泥回流、可有效提高氨氮、总磷及COD降解效果,提高抗冲击能力。
一种污水三相接触生物处理一体化装置系统,包括装置筒体,其要点在于,装置筒体顶部设有污水过滤系统;装置筒体中部设有附着生物、微生物的填料均裸露于空气中的三相接触生物处理系统;装置筒体底部和外围设有有机污染物经降解的污水沉淀、回流系统;装置筒体的外壁或装置筒体底部或装置筒体的外壁和装置筒体底部设有为微生物的好氧菌、兼氧菌输入空气的空气通入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水过滤系统是在装置筒体顶部填充有规格要求的石英砂或普通砂或颗粒活性炭滤料的过滤层;过滤层周边设置有排气区,即装置筒体顶部内壁与滤料之间留有空隙,空气通入系统进入的空气通过此空隙从装置筒体顶部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均裸露于空气中的三相接触生物处理系统是在装置筒体中部设有生物寄生填料层,生物寄生填料层填装有易于生物、微生物寄生的多孔及网状填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水沉淀、回流系统是在装置筒体底部设有溢水槽,溢水槽的上方设有溢水口;装置筒体底部溢水槽下方设有锥形污泥槽,锥形污泥槽底部与一将污泥回流到过滤层的污泥回流管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通入系统是在装置筒体的周壁制成流通空气的网页窗状;或装置筒体底部装有输入新鲜空气的低压气扇;或在装置筒体的周壁制成流通空气的网页窗状和装置筒体底部装有输入新鲜空气的低压气扇。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回流管路上从锥形污泥槽底部接出的管路开始依次装有污泥回流阀、与水池相通的进水阀、自吸污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9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溶剂黄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的污水降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