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生物脱氮的过滤复氧沉淀组合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301.2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斯文;李金印;万年红;吴瑜红;钟汝琳;吴薇;范闯;黄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氧 组合池 介质填料 反硝化 过滤 本实用新型 强化生物 沉淀区 出水管 过滤区 脱氮 去除 沉淀 加药混合区 布气系统 沉淀去除 曝气系统 依次连接 运行效果 进水管 氨氮 布水 出水 滤料 曝气 总氮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化生物脱氮的过滤复氧沉淀组合池,该组合池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加药混合区、反硝化过滤区、复氧沉淀区及出水管,所述反硝化过滤区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滤料系统和布水布气系统,所述复氧沉淀区的中部设置介质填料,在所述介质填料的上部设置收集堰,在所述介质填料的下部设置曝气系统,所述收集堰与出水管相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池通过一组装置即可实现反硝化过滤去除总氮、曝气复氧去除氨氮和BOD、出水沉淀去除SS等功能,具有构造简单、功能集约、成本降低和运行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生物脱氮的过滤复氧沉淀组合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原水较传统的生活污水而言,其进水水质变得更为复杂,另外,由于工业企业的集中发展,很多工业园区也都配置了专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但是这种类型的污水处理难度更高;再加上近年来“节能减排、保护青山绿水”的时代要求,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排放标准也相应地提高。因此,污水处理正面临着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处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污水脱氮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常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如CASS池、氧化沟、A2O生物池等,这种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但是达到更高的脱氮要求是很难的,在后段处理工艺上仍需增加强化脱氮工艺,以达到较高的脱氮要求。
然而目前一般采用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强化脱氮工艺为曝气生物滤池,多采用一级反硝化生物滤池再加一级曝气生物滤池;由于反硝化滤池很多时候需要投加碳源,碳源投加量较难完美控制,容易导致BOD超标,后面一般需要曝气生物池控制BOD,这种联合工艺使得水头损失较大,且均需要反冲洗系统,这就导致设备多、系统控制复杂、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生物脱氮的过滤复氧沉淀组合池,运用生物膜法、过滤、复氧、曝气等技术原理,对总氮、氨氮、BOD、SS进行有效去除,实现了污水处理强化脱氮功能及污水处理尾水总氮、氨氮的高标准排放,具有构造简单、功能集约、成本降低和运行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化生物脱氮的过滤复氧沉淀组合池,该组合池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加药混合区、反硝化过滤区、复氧沉淀区及出水管,所述反硝化过滤区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滤料系统和布水布气系统,所述复氧沉淀区的中部设置介质填料,在所述介质填料的上部设置收集堰,在所述介质填料的下部设置曝气系统,所述收集堰与出水管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滤料系统包括滤料及附着在滤料上的生物膜,所述滤料为陶粒、无烟煤、石英砂、轻质塑料或塑料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布水布气系统靠近复氧沉淀区的一侧设有连通布水布气系统和复氧沉淀区的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系统的下部、且位于复氧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泥斗,污泥管连接在所述泥斗的出泥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加药混合区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器的一侧还设置有药剂投加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介质填料为玻璃钢蜂窝、塑料波纹板或纤维状填料;根据水质特性的不同,也可将介质填料替换为斜板或者斜管,用于强化沉淀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时,废水首先进入加药混合区,在加药混合区投加碳源药剂和除磷药剂;然后废水进入反硝化过滤区,通过大粒径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作用,实现反硝化脱氮,最后进入复氧沉淀区,反硝化过滤区的投加碳源过量时,可以通过曝气系统去除多余的BOD,在碳源投加稳定时,也可以停止曝气,作为复氧沉淀区的沉淀功能,可进一步降低SS,最后通过收集堰出水,进入后续处理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源污水原位高效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