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199.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8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范正芳;刘航;孟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台兴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B01D53/78;B01D53/54;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气系统 反应器 一级吸收器 快速收集 氰化物 强碱 本实用新型 二级吸收器 含氰废水 采样管 出气口 导气管 曝气泵 强酸 水中 相通 反应器上部 含氰化合物 氰化氢气体 氰化物污染 气泡作用 事件提供 出水端 非溶解 搅拌器 前处理 排出 水样 溶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中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包括采样管、反应器、曝气泵、布气系统、一级吸收器、二级吸收器;采样管的出水端与反应器相通,曝气泵与反应器内的布气系统相通;反应器上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经一级导气管与所述一级吸收器相连,一级吸收器经二级导气管与二级吸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内,含氰废水和强酸在搅拌器和布气系统产生的气泡的双重搅拌作用下加快反应,产生的氰化氢气体在布气系统产生的气泡作用下排出反应器,通过强碱进行二级收集,通过强酸和强碱的组合,可便捷的实现含氰废水中溶解和非溶解态含氰化合物的收集,大大缩短了水样的前处理时间,为应对突发的氰化物污染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行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氰化物电镀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用的镀种包括氰化镀铜、氰化镀锌、氰化镀金、氰化镀银及氰化镀镉等。氰化物电镀因高毒性和高污染而被列入淘汰工艺范围,但在某些行业特别是军工领域仍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氰化镀镉,其镀层可显著提高工件的硬度和机械强度。至今没有更加绿色的工艺取代氰化物电镀,仍然普遍用于军工产品的加工。
受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的要求,氰化物电镀的污染防治工作越发困难,从达标排放到在线回收利用,每一种工艺都需要对废水中的总氰化物进行精准、快速的测定。然而传统总氰化物的检测方法受废水水质影响较大,且水样的前处理工序复杂,单个样品的前处理时间长达3~4小时,极不利于生产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开发总氰化物的快速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中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满足快速检测含氰废水中总氰化物的要求,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中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采样管1、反应器2、曝气泵3、布气系统4、一级吸收器8、二级吸收器10;所述采样管1的出水端与反应器2相通,所述曝气泵3与反应器内的布气系统4相通;所述反应器5上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经一级导气管7与所述一级吸收器8相连,一级吸收器8经二级导气管9与二级吸收器10相连。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2设有搅拌器5。
考虑到反应器2内长期存有液体,因此,所述采样管1的出水端与反应器上部的进水口相通,不仅能够避免采样管长期受压,同时利于维修,而且避免了将采样管1的出水端与反应器下部相通产生的泄露问题。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2设有加药管6。所述加药管6伸入反应器2内的长度为反应器2高度的三分之二,确保加入的强酸更好的与待处理的含氰废水混合并进行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同时避免加药管过低导致出口被沉淀或者固体杂质堵塞。
优选的,所述布气系统4位于反应器底部,所述布气系统4包括进气总管与布气支管组成,布气支管下表面开设有密集的布气小孔;通过布气系统产生的气泡使得气体流量均匀,不仅能够确保反应器内液体搅拌更均匀,而且能够消灭流动死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总管为弧形管,沿反应器内壁安装;所述布气支管为直管或U型管;所述U型管的底部与进气总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级吸收器10配备有放空阀。
采用总氰化物快速收集装置收集废水中总氰化物的方法:氰化物浓度未知的含氰废水经采样管1由上部进入反应器2内,边搅拌边经加药管6加入强酸,开启曝气泵3向反应器2中鼓入空气,在强酸作用下,反应器2内的含氰废水不断产生氰化氢气体,氰化氢气体在曝气泵产生的气泡作用下经一级导气管7进入盛有吸收液的一级吸收器8内,未被完全吸收的氰化氢气体经二级导气管8进入盛有吸收液的二级吸收器10内被完全吸收,剩余无害空气经二级吸收器10的放空阀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台兴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台兴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化工废液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化工废液分类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