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0196.5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1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乐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氧设备 流量表 湿化瓶 氧气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 安全阀 管芯 减压阀 压力表 医护 可拆卸连接 氧气瓶 管件接头 杀菌消毒 上下分布 氧气输送 依次连接 未使用 总开关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氧设备,包括:氧气瓶,其上设置有一个氧气输出端口,和一个用以开启或者关闭该氧气输出端口的总开关,其中,在氧气输出端口的管路上依次连接有减压阀、安全阀以及流量表,且在安全阀上连接有一个压力表,在流量表上设置有一个流量表开关;管件接头,可拆卸连接于氧气输送的管路上,并与流量表呈上下分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氧设备,在未使用吸氧设备的情况下,湿化瓶独立于该吸氧设备而存在,从而无需医护人员定时定期的对湿化瓶以及湿化瓶中的管芯进行杀菌消毒处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减少了为湿化瓶及其管芯进行定时定期消毒而带来的使用成本,进而提高吸氧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氧设备。
背景技术
临床吸氧治疗时,一般采取每周定期消毒更换吸氧用湿化瓶及管芯,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带菌率可高达75%,而对每例患者使用前更换新消毒的湿化瓶及管芯,则带菌率显著下降,但大大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避免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降低其使用成本,并能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吸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避免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降低其使用成本,并能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吸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氧设备,包括:氧气瓶,其上设置有一个氧气输出端口,和一个用以开启或者关闭该氧气输出端口的总开关,其中,在氧气输出端口的管路上依次连接有减压阀、安全阀以及流量表,且在安全阀上连接有一个压力表,在流量表上设置有一个流量表开关;
管件接头,可拆卸连接于氧气输送的管路上,并与流量表呈上下分布,其中,管件接头包括壳体,和与壳体可拆卸的一个接头盖。
在上述的一种吸氧设备中,壳体与氧气输送管路之间为螺纹连接,壳体与接头盖、湿化瓶之间为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吸氧设备中,在接头盖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凸起,且在凸起上开设有一个通孔,用以系条状的绳索,且该绳索的一端系于氧气输送的管路上,或者直接缠绕于壳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吸氧设备中,与氧气输送管路相连一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内螺纹,与接头盖相连一端或者与湿化瓶相连一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其中,内螺纹的旋转方向与外螺纹的旋转方向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吸氧设备中,管件接头的壳体与接头盖均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其中,沿壳体的轴线方向,在壳体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道平面;沿接头盖的轴线方向,在接头盖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道棱线。
在上述的一种吸氧设备中,在连接接头盖一端的壳体内侧呈锥形结构设置,其中,靠近壳体端面的一侧的直径大于远离壳体端面一侧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氧设备,在未使用吸氧设备的情况下,湿化瓶独立于该吸氧设备而存在,无需始终连接于氧气输送的管路上,从而无需医护人员定时定期的对湿化瓶以及湿化瓶中的管芯进行杀菌消毒处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减少了为湿化瓶及其管芯进行定时定期消毒而带来的使用成本,进而提高吸氧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吸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管件接头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0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匹配口腔镜的医用二囊喉罩
- 下一篇:可适应喉部压力变化的密封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