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砂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9138.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晶驰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17/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珠 本实用新型 卧式砂磨机 分隔条 筒体 筒体轴线 研磨 筒体轴 内壁 体内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砂磨机,包括筒体,筒体内装有多个研磨珠,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条,所述若干分隔条沿筒体轴线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研磨珠在筒体轴向上随意移动,使任意位置随时保持相应数量的研磨珠,研磨均匀并保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磨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卧式砂磨机。
背景技术
砂磨机是目前物料适应性最广、最为先进、效率最高的研磨设备,研磨腔最为狭窄,拨杆间隙最小,研磨能量最密集,配合高性能的冷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物料连续加工连续出料,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申请号为20172098178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砂磨机,其主要包括筒体,筒体内有研磨珠,中间穿设转轴,转轴上设置分散机构,分散机构包括分散合盘,分散合盘由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弧形分散盘构成,工作时,研磨珠通常沉于筒体的底部,而经过分散合盘的搅动向筒体靠近底部的侧面上移动,但在实际中研磨珠会发生全部集中在筒体轴向的一侧,大部分区域无研磨珠对物料研磨,导致研磨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研磨珠在筒体轴向上随意移动,使任意位置随时保持相应数量的研磨珠,研磨均匀并保证效率的卧式砂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砂磨机,包括筒体,筒体内装有多个研磨珠,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条,所述若干分隔条沿筒体轴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条对应筒体轴线的圆心角小于180度,分隔条位于筒体下半侧。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条绕筒体内壁一周呈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条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筒体、支撑柱和分隔条之间形成物料通道,所述分隔条与筒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研磨珠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条的对应筒体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若干分隔条,相邻两个分隔条之间形成一块研磨区,将所有研磨珠散在所有研磨区内,在工作时,即使筒体发生倾斜,研磨珠也会被分隔条所阻挡,而保留在相应的研磨区内,避免堆积在一个区域造成无用的做功,其中支撑柱能够将分隔条支撑起,使支撑条与筒体内壁之间有一定缝隙,此缝隙能够使物料顺利通过,避免物料在分隔条与筒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处堆积,同时又无法使研磨珠通过,整体保证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砂磨机的筒体内部部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与分隔条配合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筒体;2、转轴;3、冷媒出口;4、冷媒入口;5、弧形分散盘;6、分隔条;7、研磨区;8、夹层;9、支撑柱;10、研磨珠。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卧式砂磨机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卧式砂磨机,包括筒体1,筒体1内装有多个研磨珠10,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条6,所述若干分隔条6沿筒体1轴线分布。
如图1所示,在筒体1内还设置有转轴2,转轴2上设置分散机构,分散机构包括分散合盘,分散合盘由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弧形分散盘5构成,而相邻两个分隔条6之间形成研磨区7,优选的每个研磨区7内均有一个分散机构。
研磨珠10基本均匀的分散在各个研磨区7内,工作时,每个研磨珠10均被分隔条6所阻挡,避免移动至其他研磨区7内而影响每个区域的研磨效果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晶驰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晶驰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9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设计的卧式高能球磨机叶片
- 下一篇:基于静电法的管磨机料位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