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8165.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7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齐连芬;董灵迪;师建华;郭敬华;张庆银;石琳琪;李燕;焦永刚;牛瑞生;王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02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棒 固定装置 连接杆 辣椒生产 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 弹性元件 光合产物 落花落果 内部安装 挂钩 安装杆 限位杆 边端 位杆 枝条 钢丝 绳索 枝叶 预留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棒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钢棒的底部位于地面的内部,且第一钢棒的边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杆和安装杆,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钢棒的底部,所述第二钢棒的底部通过第一绳索与挂钩的边端相互连接,且挂钩安装于限位杆上,所述第二凹槽预留于第二钢棒的边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和第三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钢丝。该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能够避免了枝条并到一起扩展不开,造成枝叶郁闭,光合产物减少、消耗多,引发徒长,落花落果严重的现象,同时有利于固定装置的搭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辣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辣椒“两行两丝”吊蔓是菜农采用最多的一种吊蔓方式,即将吊绳一分为四后吊在同一植株的四根主枝上,呈锥形。采用这种吊蔓费工费时,而且吊绳向内并拢,使枝条并到一起扩展不开,造成枝叶郁闭,光合产物减少、消耗多,引发徒长,落花落果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辣椒秧固定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吊蔓费工费时,而且吊绳向内并拢,使枝条并到一起扩展不开,造成枝叶郁闭,光合产物减少、消耗多,引发徒长,落花落果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棒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钢棒的底部位于地面的内部,且第一钢棒的边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杆和安装杆,并且第一钢棒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钢棒的底部,且第二钢棒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元件与第一凹槽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钢棒的底部通过第一绳索与挂钩的边端相互连接,且挂钩安装于限位杆上,所述第二凹槽预留于第二钢棒的边侧,且第二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且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三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和第三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钢丝,且钢丝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绳索,并且第二绳索位于辣椒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棒设置有4个,且第一钢棒的底部设计为圆锥形结构,并且第一钢棒上的安装杆关于第一钢棒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第一凹槽为卡扣连接,且限位杆在第一钢棒上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钢棒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第二钢棒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弹性元件与第一钢棒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第二凹槽均为卡合连接,且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钢丝设置有12个,且钢丝分为4组设置,并且钢丝上的第二绳索设置有32个,第二绳索分为8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的辣椒生产固定装置,能够避免了枝条并到一起扩展不开,造成枝叶郁闭,光合产物减少、消耗多,引发徒长,落花落果严重的现象,同时有利于固定装置的搭建;
1、第二钢棒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第二钢棒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弹性元件与第一钢棒构成伸缩结构,从而保证了第二钢棒能够在第一钢棒的内部进行伸缩,进而能够根据辣椒秧生长的高度来控制第二钢棒的高度;
2、第一钢棒设置有个4,且第一钢棒的底部设计为圆锥形结构,并且第一钢棒上的安装杆关于第一钢棒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方便通过安装杆将第一钢棒安装在地面上,同时圆锥形结构进一步方便了第一钢棒插在地面上;
3、由于第二绳索能够形成菱形结构,从而能够使得辣椒秧的四根枝条向四周生长,进而避免了枝条并到一起扩展不开,造成枝叶郁闭,光合产物减少、消耗多,引发徒长,落花落果严重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未经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8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潮汐灌溉育苗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甘蔗防倒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