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7200.2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付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彩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G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引脚 弹片 显示驱动板 显示屏屏体 固定框体 可拆卸显示屏 显示屏驱动板 显示屏框架 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 导通 挤入 走线 拆卸 焊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框架、显示屏屏体和显示驱动板,显示屏屏体和显示驱动板均设于显示屏框架内,显示屏驱动板设于显示屏屏体后端,且通过导线互相导通,显示屏驱动板包括多组接触引脚、多个IC固定座和多个IC芯片;接触引脚根据走线设于显示驱动板上;IC固定座包括固定框体和多根弹片,固定框体设于显示驱动板对应一组接触引脚区域上,弹片个数与该组接触引脚个数相同,弹片穿过固定框体与接触引脚连接;IC芯片相对的两IC引脚之间的距离小于相对两弹片之间的距离。通过将IC芯片相对的IC引脚对应挤入相对的弹片之间进行固定,无需焊接即可牢固的安装IC芯片,并且当IC芯片出现故障时,撬其IC芯片即可完成拆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公共场所及各种演出舞台等都开始采用分辨率更高、造型更加丰富、显示面积更大、更轻薄、色彩显示效果更佳的LED显示屏。
LED显示屏必须要显示驱动板加以控制才可以输出绚丽多彩的内容。而显示驱动板是由各种IC芯片集成在一起构成的,如果任意IC芯片损坏则会对LED显示屏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
目前市面上所应用的显示驱动板上的IC芯片多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虽然这固定方式比较牢固,但是一旦某一IC芯片发生故障,该种固定方式则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麻烦。与此同时,较小IC芯片的焊接固定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焊接工人进行操作才能做到接触良好,对于一些新的焊接工人来说,焊接如此小的IC芯片,其良品率会大大降低,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无需焊接即可牢固的安装IC芯片,并且当IC芯片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拆卸相应的IC芯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框架、显示屏屏体和显示驱动板,所述显示屏屏体和显示驱动板均设于显示屏框架内,所述显示屏驱动板设于显示屏屏体后端,且通过导线互相导通,所述显示屏驱动板包括多组接触引脚、对应多个IC固定座和对应多个IC芯片;多组所述接触引脚根据走线设于显示驱动板上;每一所述IC固定座包括固定框体和多根弹片,所述固定框体设于显示驱动板对应一组接触引脚区域上,所述弹片个数与该组接触引脚个数相同,所述弹片穿过固定框体与对应接触引脚连接;所述IC芯片相对的两IC引脚之间的距离小于相对两弹片之间的距离,按压IC芯片使相对IC引脚对应挤入相对弹片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多根所述弹片与IC引脚接触一端均向IC固定座中部弯折。
作为优选方案,多根所述IC引脚均向IC芯片中部弯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IC固定座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IC固定座底部,所述基座盖设于接触引脚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IC固定座还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于显示驱动板两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的有益效果是:接触引脚根据走线设于显示驱动板上;IC固定座包括固定框体和多根弹片,固定框体设于显示驱动板对应一组接触引脚区域上,弹片个数与该组接触引脚个数相同,弹片穿过固定框体与接触引脚连接;IC芯片相对的两IC引脚之间的距离小于相对两弹片之间的距离。通过将IC芯片相对的IC引脚对应挤入相对的弹片之间进行固定,无需焊接即可牢固的安装IC芯片,并且当IC芯片出现故障时,撬其IC芯片即可完成拆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IC可拆卸显示屏显示驱动板局部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彩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彩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7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