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摊青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6522.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东升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朱春野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板 摊青 茶鲜叶 调节棒 竖杆 摊铺 本实用新型 摊青架 万向轮 横杆 圆孔 转动 茶叶 旋转式开关 安装控制 闭合状态 第二圆孔 开启状态 控制调节 生产效率 支撑框架 张开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摊青架,包括横杆、竖杆和万向轮,所述竖杆的下方安装四个所述万向轮,所述横杆与竖杆内设有若干组摊青机构和用于支撑摊青机构的支撑框架,所述摊青机构内设有百叶板和调节棒,所述百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调节棒通过所述第一圆孔连接于所述百叶板的一侧,所述摊青机构设有调节棒的一侧外安装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转动旋转式开关控制调节棒的转动,进而控制百叶板的张开角度,使其呈现开启状态时,可使得摊铺在百叶板上的茶鲜叶落入下一层闭合状态的百叶板上,实现茶鲜叶厚度加倍,无需重新摊铺和摊铺于地上,减少灰尘,提高生产效率和茶鲜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摊青架。
背景技术
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先要把刚采摘的茶叶摊青,茶鲜叶适当摊青可散发青草气,清香显露,适当破坏叶绿素,成茶色泽更翠绿,且可使茶叶变软,有利于做形。
在传统摊青过程中,茶农一般会将茶叶放在竹席等上,放在地面上晾晒,而茶叶的晾晒厚度一般是先薄后厚,需要对茶叶进行多次的晾晒,这样的方式会影响茶叶的质量,也降低了晾晒效率。
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茶叶摊青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摊青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摊青架,包括横杆、竖杆和万向轮,所述竖杆的下方安装四个所述万向轮,所述横杆与竖杆内设有若干组摊青机构和用于支撑摊青机构的支撑框架,所述摊青机构包括百叶边框、百叶板和调节棒,所述百叶边框的内侧设有百叶板和调节棒,所述百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调节棒通过所述第一圆孔连接于所述百叶板的一侧,所述摊青机构设有调节棒的一侧外安装控制机构,所述摊青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支撑框架焊接于所述竖杆的内侧,所述竖杆顶部设有防风网罩。
优选的,所述茶叶摊青架的两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竖杆上。
优选的,所述百叶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呈网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百叶板的一侧设有连接圆杆,所述连接圆杆通过所述第二圆孔与百叶边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下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撑框架上,所述固定杆呈X型。
优选的,所述防风网罩由细线编织而成,所述防风网罩的网孔直径小于 2cm。
优选的,所述调节棒露出所述百叶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控制机构内有若干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其中一个贯穿所述控制机构的外壳安装旋转式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控制机构的旋转式开关带动连接于旋转式开关的第二齿轮,根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接触配合控制调节棒的转动,转动旋转式开关使百叶板呈现闭合状态时,将茶鲜叶摊铺在百叶板上进行摊青,一定时间后,转动旋转式开关使百叶板呈现开启状态时,茶鲜叶从相邻的百叶板间的间隙落入下一层呈现闭合状态的百叶板上,实现茶鲜叶厚度加倍,无需重新摊铺和摊铺于地上,减少灰尘,提高生产效率和茶鲜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摊青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百叶板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东升茶厂,未经福州东升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6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