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5948.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普乐思新能源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4;H01M10/48;H01M10/613;H01M10/637;H01M10/6556;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本实用新型 固定箍 插头 电池 极柱 安全装置 动力电池 新能源 开口 报警 接触可靠性 插头连接 接触不良 外壳内部 温度过高 断路 散热 拔出 鼓包 嵌入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包括外壳、插头和固定箍,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插头,所述外壳的正面设有开口,且外壳的内部设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的正面嵌入开口内,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固定箍安装有电池,且电池的顶部设有极柱,所述外壳内部的顶部设有整体弹片,且整体弹片与插头连接,所述极柱与整体弹片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弹片和电池的极柱接触,不会出现个别弹片接触不良的问题,接触可靠性高,故障易于识别,且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将插头拔出,形成断路,快速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电池鼓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报警,提醒更换,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监控外壳内的温度,控制散热,当温度过高,也会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得以开发和利用,例如,风能、太阳能等,将风能、太阳能等能量转化成电能后,储存在电池中,使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现有的MSD 电池系统采用弹性簧片和铜牌接触,形成导电回路,这种弹片式接触,容易造成个别弹片接触不良,故障难以识别,且现有的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鼓包,有时候容易过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该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采用整体弹片和电池的极柱接触,不会出现个别弹片接触不良的问题,接触可靠性高,故障易于识别,且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将插头拔出,形成断路,快速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装置,包括外壳、插头和固定箍,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插头,所述外壳的正面设有开口,且外壳的内部设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的正面嵌入开口内,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固定箍安装有电池,且电池的顶部设有极柱,所述外壳内部的顶部设有整体弹片,且整体弹片与插头连接,所述极柱与整体弹片接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箍的正面设有压力传感器,且固定箍内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感应凸起,所述感应凸起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固定箍内侧的两端均设有弹簧,且弹簧上设有夹片,所述夹片压紧电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箍上的两侧均设有导热管,且两组所述导热管的内侧均接触电池,两组所述导热管的外侧均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的正面设有带有处理芯片的报警器,且报警器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的背面设有散热扇,所述固定箍上设有与散热扇相配合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弹片和电池的极柱接触,不会出现个别弹片接触不良的问题,接触可靠性高,故障易于识别,且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将插头拔出,形成断路,快速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设有压力传感器,当电池鼓包到一定程度,就会接触到感应凸起,从而触发压力传感器,使报警器报警,提醒更换,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导热管监控外壳内的温度,从而控制散热扇帮助散热,当温度到达一定高度后,温度传感器也会使报警器报警,即使提醒,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其中:1-外壳,2-插头,3-固定箍,4-电池,5-极柱,6-整体弹片,7-压力传感器,8-感应凸起,9-弹簧,10-夹片,11-温度传感器, 12-导热管,13-报警器,14-散热扇,15-通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普乐思新能源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普乐思新能源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5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