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1285.3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昌平;王雪兆;吴凯;左国良;刘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冷凝装置 支撑结构 加热炉 排水装置 风机 本实用新型 加热元件 炉盖 炉内 坩埚 湿度检测仪 受外界环境 排水管 空气通过 炉膛侧壁 炉膛顶部 炉体中间 重力作用 自由流通 水汽 冷凝管 水滴 出炉 带通 炉体 通孔 液化 正对 加热 熔铸 凝结 地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元件、湿度检测仪、风机、冷凝装置、排水装置,所述炉体中间为炉膛,炉膛顶部设有炉盖,炉膛侧壁上设有加热元件,炉膛内设有带通孔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下方的空气通过通孔自由流通,支撑结构上面设有坩埚,炉盖上设有风机且风机正对坩埚,支撑结构下面设有冷凝装置和排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炉底部设置了冷凝装置,当炉膛内被加热的空气与冷凝装置的冷凝管接触时,空气中的水汽遇低温发生液化,凝结成水滴,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装置的排水管排出炉外,降低了炉膛内的湿度,从而克服了现有熔铸产品质量受外界环境影响极大的缺点,降低了对地域以及季节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合金熔炼过程中,熔体容易吸气,吸气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因此,铸锭/铸件的含气量严重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在湿度不同的地方或不同季节熔铸成型的同种合金,其硬度、强度、塑性、韧性及耐腐蚀性能等技术指标存在很大的差异。
研究表明,在湿度高的环境中熔铸的合金,铸锭凝固时气孔严重,导致其硬度、屈服强度等性能指标显著低于干燥环境中熔铸的合金样品。因此,降低熔铸环境的湿度是提高铸锭/铸件冶金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现有熔炼炉的情况来看,不具备除湿功能,导致铸锭/铸件质量受生产地域以及季节的影响较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尴尬境地,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技术来克服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的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元件、湿度检测仪、风机、冷凝装置、排水装置,所述炉体中间为炉膛,炉膛顶部设有炉盖,炉膛侧壁上设有加热元件,炉膛内设有带通孔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下方的空气通过通孔自由流通,支撑结构上面设有坩埚,炉盖上设有风机且风机正对坩埚,支撑结构下面设有冷凝装置和排水装置,炉膛内的空气与冷凝装置接触,接触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发生液化,凝结成水滴,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装置排出炉外。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炉膛内设有热电偶,热电偶与设置在炉体外的温控装置电连接,温控装置与加热元件电连接。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炉膛外设有湿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的探头伸入炉膛内。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活动金属盖和设置在炉膛底部的倾斜面,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炉膛底部倾斜面的下端,排水管另一端穿过炉体并外露,排水管的外露端上设有活动金属盖。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的冷凝装置可为水冷装置、气冷装置或其他可使水汽凝结的装置。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却介质循环装置和冷凝管,所述冷却介质循环装置位于炉体外,冷却介质循环装置与冷凝管相连,冷凝管位于支撑结构与排水装置之间且横向穿过整个炉体。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冷凝管在炉膛中的铺设呈S形。
上述可降低炉内湿度的加热炉,所述炉盖上开有保护气体输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炉底部设置了冷凝装置,当炉膛内被加热的空气与冷凝装置的冷凝管接触时,空气中的水汽遇低温发生液化,凝结成水滴,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装置的排水管排出炉外,降低了炉膛内的湿度,从而克服了现有熔铸产品质量受外界环境影响极大的缺点,降低了对地域以及季节的依赖。
2、本实用新型在炉膛内设有热电偶,热电偶与设置在炉体外的温控装置电连接,温控装置与加热元件电连接,通过热电偶可测定炉膛内的温度,从而通过温控装置控制加热元件来调节炉膛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耐高温炉门装置
- 下一篇:高频熔化炉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