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纽扣式热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9657.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5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陆福平;苏伟锋;冷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艾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2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片 动触点 热保护器 耐高温 绝缘材质 静触点 陶瓷 中部位置 盖板 纽扣 环氧树脂 烧坏 本实用新型 盖板封堵 拱形结构 受热变形 用电设备 瓷盖板 开口端 两端部 有效地 腔体 密封 体内 震动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保护器,具体涉及一种纽扣式热保护器,包括外壳,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对动触点进行安装的双金属片,腔体的开口端通过环状的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封堵,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静触点,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的顶部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其中,动触点设置于双金属片的中部位置,与静触点对应设置。通过将动触点设置于双金属片的中部位置,当双金属片受热变形时,双金属片形成拱形结构,通过两端部对动触点进行稳定可靠的支撑,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震动等原因而造成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不稳定的问题,瓷盖板耐高温,热保护器不易烧坏,保证了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保护器,具体涉及一种纽扣式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用电设备在遇到电流电压值不稳定时容易出现用电安全的隐患,目前通常采用热保护器的设置克服上述隐患对用电设备造成的伤害。
现有热保护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动触头大多设置于臂式的双金属片端部,通过金属片的弹力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由于臂式结构仅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设置,因此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端部的形状波动而出现电路连接或断开失效的问题,热保护器自身存在动作次数少、高温下易损坏等缺陷,严重危害了用电设备的使用性能。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纽扣式热保护器,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纽扣式热保护器,解决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护。
纽扣式热保护器,包括具有圆柱形腔体的外壳,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对动触点进行安装的双金属片,所述腔体的开口端通过环状的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封堵,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静触点,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的顶部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密封;
其中,所述动触点设置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中部位置,与所述静触点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腔体底部之间设置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通过自身形变为所述动触点提供与所述静触点贴合的弹性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片包括位于中部用于对所述动触点进行挤压的支撑平面,与所述腔体底部贴合的支脚,以及用于对所述支撑平面和支脚进行连接的支撑臂;
其中,所述支撑臂围绕所述腔体的轴线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静触点具体为,所述静触点包括圆柱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柱主体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帽;
其中,所述圆柱主体外壁与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的中心孔内壁贴合,两所述连接帽将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夹设于二者之间;其中位于所述腔体外的所述连接帽通过连接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底部与所述双金属片之间固定设置有黄铜圈,所述静触点和动触点在所述黄铜圈的中心孔内实现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和黄铜圈边缘进行包覆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用于对所述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和黄铜圈进行固定。
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动触点设置于双金属片的中部位置,当双金属片受热变形时,双金属片形成拱形结构,通过两端部对动触点进行稳定可靠的支撑,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震动等原因而造成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不稳定的问题,陶瓷或LCP耐高温绝缘材质盖板耐高温,热保护器不易烧坏,保证了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艾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艾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9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