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7186.X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炳杰;胡余华;陈惠敏;巫朝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电芯组 输出极 电芯 侧板 端板 电池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搅拌摩擦焊 规则排列 过流能力 外部连接 极柱 围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侧板(1)、端板(2)和若干电芯(3),若干电芯(3)规则排列组成电芯组(4),两个端板(2)和两个侧板(1)围设于所述电芯组(4)的四周,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极(5),所述输出极(5)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一部分(51)通过搅拌摩擦焊与所述第二部分(5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51)与外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52)与所述电芯(3)的极柱连接。该电池模组整体高度小,输出极的过流能力强,且强度高、刚度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电池模组中一般会用到输出极,通过输出极可以将电池模组的电量输送出去。
现有的电池模组主要有四种形式:1、整体为铝合金,整体或局部电镀镍, 其缺点是单位面积过流小,在大电流的情况下温升较高,输出极通常需要加厚或加宽,输出极一般选择Al 1060材料,强度及硬度较差,在长期螺纹大压力作用下,导致输出极发生蠕变,出现螺纹扭矩下降,锁紧点松动等风险;2、整体为铜合金,电镀镍,铜材单位面积过流能力强,但是电芯极柱一般为铝极柱,铜铝通过常用的激光焊接工艺,焊接质量可靠性差;如果铜合金和铝极柱通过螺纹连接,生产效率和可靠性降低; 3、铜铝复合输出极,一般在铝的上表面复合一层铜,厚度为0.2~0.5mm,过流能力也较弱,也需要做的比较厚,并且强度同样较弱,材料价格昂贵;4、铝和铜通过超声焊接,由于是超声焊接方式,此种输出极厚度是铜和铝的叠加,输出极整体厚度较高,且焊接设备昂贵,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加工成本高。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使得整体高度小,既可保证输出极与电芯极柱之间的有效焊接,又能保证过流能力以及出线端的强度与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侧板、端板和若干电芯,若干电芯规则排列组成电芯组,两个端板和两个侧板围设于所述电芯组的四周,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组,还包括输出极,所述输出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搅拌摩擦焊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外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电芯的极柱连接。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搅拌摩擦焊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使得连接处的厚度不会增加,从而使得整体高度不增加,同时既保证了与电芯极柱之间的连接效果,又保证了输出端的连接强度及可靠性,该电池模组整体高度小,输出极的过流能力强,且强度高、刚度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为铜合金,所述第二部分为铝合金。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同时还具有强度高和硬度高的优点,保证了输出端的稳定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出极的表面处理工艺为镀镍。镀镍可以增加输出极材料的硬度,防止氧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通孔、螺纹孔或铆接的螺柱。固定结构使得输出极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端板连接之间连接牢固,开通孔时,在其他件上配置螺纹,通过螺栓锁紧输出极和外部接线;开螺纹孔时,通过螺栓配合锁紧输出极和和外部连接线;除此之外,第一部分铆接螺柱,通过螺母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的极柱为铝合金。这种设计使得输出极的第二部分在于电芯极柱连接时的相容性更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电芯的极柱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牢固、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是半圆形、扇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根据实际情况,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可以灵活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7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结构动力电池箱体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