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虫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7057.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若川;陈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36102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虫 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分离杯 可分离设置 定量分析 顶部开口 分离主体 上端开口 生命体征 实验装置 侧壁 滤网 外沿 光滑 样本 定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属于专用实验装置的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包括可分离设置在分离主体中的分离杯;所述分离杯上端开口,底部设有滤网,侧壁光滑,且所述分离杯顶部开口处设有外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具有能够避免线虫在分离中漏分离或者失去生命体征,能够保证样本既可定性也可定量分析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它们在淡水、海水、陆地上随处可见,不论是个体数或物种数都往往超越其他动物,并在极端的环境如南极和海沟都可发现。此外,有许多种的线虫是寄生性的(超过16,000种),包括许多植物及人类在内的动物的病原体。线虫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毫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假体腔内有消化、生殖和神经系统,较发达,但无呼吸和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前端为口孔,肛门开口于虫体尾端腹面。线虫的生活方式包括自由方式、动物寄生和植物寄生。
不论在生物学领域还是检疫检测领域,经常都需要对样本中的线虫进行分离,从而更好的掌握土壤情况、植物病虫害及动物病疫等情况。因此,线虫分离是一项基本的实验、分析操作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在分离线虫时,通常直接采用漏斗和滤纸的过滤方式。即,如同化学过滤一般,将滤纸贴壁设置在漏斗的内壁上,将待分离线虫的样本放置在滤纸中,加入水,将线虫从样本中泡出,再通过不断的溶出、滤水后,将线虫留在滤纸中。这样的操作过程简单,且被广泛使用,但依然具有很多弊病。这样的采样方法,只能够对样本进行采样性的检测,而不能进行定量的检测。首先,由于部分线虫具有避水性,这样的操作会导致部分线虫未分离;其次再分离过程中,部分线虫可能从滤纸和外壁之间的缝隙穿过,从而随滤水一起被排出,导致未分离。另一种操作通常为一次过滤,即,将样本放置再滤纸中,加入过量水淹没样本后长时间静置后,再滤出水,这样分离的样本量基本能够满足定量的要求,但线虫基本不再具有生命体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线虫在分离中漏分离或者失去生命体征,能够保证样本既可定性也可定量分析的线虫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包括可分离设置在分离主体中的分离杯;所述分离杯上端开口,底部设有滤网,侧壁光滑,且所述分离杯顶部开口处设有外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分离杯的侧壁光滑,能够避免在分离过程中出现“部分线虫可能从滤纸和外壁之间的缝隙穿过,从而随滤水一起被排出”的情况,保证所有的线虫均能够通过滤网被滤出。外沿的存在能够消除“滤纸和外壁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线虫无法从缝隙中穿过。
由于样本通常为土壤、木材或动物粪便,滤网通常难以清洗。因此分离杯可采用塑料等材质制作,分离杯可为一次性使用;分离主体可采用玻璃材质,通过清洗后反复使用,也可采用塑料等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所述分离主体包括筒状外壁,所述外壁内部设有漏斗状分离架,所述分离架距离外壁的内壁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分离架通过连接环于所述外壁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网距离分离架底部具有空腔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沿的宽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筒状外壁能够方便整个装置直立,无需借助其他装置如铁架台等,简化了装置搭建的工序。分离架与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能够使得分离杯上的外沿无阻挡地放入分离主体中。
连接环并不一定是换状,也可以若干个连接焊接点等,其作用在于将分离架与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学院,未经厦门华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7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毒性测试吸入染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砼拌合物凝结时间测定的自动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