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气囊气管插管以及多气囊气管插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6151.4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文洁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组件 充气件 气囊气管插管 充气 气管插管 气囊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医用消耗品 交叉设置 组织坏死 波浪式 固定性 压力性 充血 导管 误吸 加压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消耗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以及多气囊气管插管组件。多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第一气囊组件、第二气囊组件、对第一气囊组件进行充气的第一充气件和对第二气囊组件进行充气的第二充气件,第一气囊组件、第二气囊组件、第一充气件以及第二充气件均与气管插管连接,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交叉设置,第一充气件与第一气囊组件连通,第二充气件与第二气囊组件连通。其可选择性地对气囊进行充气,实现“波浪式”加压,防止一个气囊长期作用于一个部位而导致的充血、组织坏死或压力性损伤等,同时,增强导管的固定性,防止病人误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消耗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以及多气囊气管插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内使用气管插管均多为单气囊,气囊充气后最主要的作用为固定气管插管,同时可防止口咽部唾液随气管插管流入呼吸道。但单气囊长期压迫气管粘膜,容易造成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组织坏死或压力性损伤。临床上也发生过气囊漏气,导致囊内充气不充分,影响导管固定的稳定性、引起病人的误吸等,导致医生不得不更换气管插管。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也增加病人的痛苦、费用,意外拔管风险等。同时,气管插管插入人体后人体咽喉部会分泌液体,而由于气囊的固定作用,使得分泌的液体积蓄在气囊表面,当需要取出气管插管时,需要额外插入吸管将气囊表面的液体吸取干净,但是额外再插入管道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气囊表面液体积蓄较多,若吸取不完全,导致唾液、痰液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不利于患者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其可选择性地对气囊进行充气,实现“波浪式”加压,防止一个气囊长期作用于一个部位而导致的充血、组织坏死或压力性损伤等,同时,增强导管的固定性,防止病人误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组件,其能够随时对气囊表面积蓄的液体进行吸取,能够有效避免唾液、痰液进入下呼吸道,避免吸入性肺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其包括气管插管、第一气囊组件、第二气囊组件、对第一气囊组件进行充气的第一充气件和对第二气囊组件进行充气的第二充气件,第一气囊组件、第二气囊组件、第一充气件以及第二充气件均与气管插管连接,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交叉设置,第一充气件与第一气囊组件连通,第二充气件与第二气囊组件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二气囊组件包括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第一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依次沿气管插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均与气管插管连接,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与第一充气件连通,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均与第二充气件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气囊气管插管还包括可以吸取积蓄在气囊上的液体的吸取组件,气管插管、第一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分别与吸取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吸取组件包括用于吸取第一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表面上积蓄的液体的第一吸取管,第一吸取管沿气管长度方向设置于气管插管和气囊之间,气管插管、第一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分别与第一吸取管连接;
第一吸取管具有多个第一吸液口,多个第一吸液口分别设置于第一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吸取组件包括多个吸液件,第一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表面均设置有吸液件,每个吸液件均与第一吸取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吸取组件包括在第一吸取管内形成负压的吸气件,吸气件与第一吸取管相对远离第四气囊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文洁,未经袁文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腔气囊鼻塞正压吸氧管
- 下一篇: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