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3415.0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涂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516899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制冷剂 螺旋状凹纹 出口弯头 出口部 入口部 筒状 本实用新型 流体分散 螺旋流动 引导流体 轴向延伸 转向幅度 扰动 湍流 内壁 弯头 液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弯头,包括筒状的入口部以及筒状的出口部,入口部和出口部通过一L形管状的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壁有至少一条沿其轴向延伸的螺旋状凹纹。螺旋状凹纹可以引导流体逐渐转向而通过弯头,使之缓慢转向,避免转向幅度过大而产生湍流。而螺旋流动的液流也具有更高的聚集趋势,可避免流体分散而对整体造成扰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头,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弯头。
背景技术
弯头是常用的管道连接件,可用于连接蒸发器的换热弯管与制冷剂排放管道。但制冷剂气液混合物在蒸发器内进一步蒸发,导致其体积增加,在排出时流速增大。当流体流经弯头时,由于方向急剧转变,弯头内容易形成湍流而冲击弯头内壁,造成设备的损伤。因此亟需一种降低湍流产生的弯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湍流产生的弯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弯头,包括筒状的入口部以及筒状的出口部,入口部和出口部通过一L形管状的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壁有至少一条沿其轴向延伸的螺旋状凹纹。
入口部、出口部和连接部优选一体成型的结构,例如可将一直管直接弯曲成型。三者也可以分体成型后,螺纹连接或焊接。螺旋状凹纹可以引导流体逐渐转向而通过弯头,使之缓慢转向,避免转向幅度过大而产生湍流。而螺旋流动的液流也具有更高的聚集趋势,可避免流体分散而对整体造成扰动。螺旋状凹纹可选用CNC、化学蚀刻等方式在连接部的内壁成型。而螺旋状凹纹也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弯头内部的容积,以减缓弯头内流体的速度(依据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朝向入口部开口一面的内壁镶嵌有弹性体。
弹性体可选用橡胶等材质制成。当初始的流体涌入弯头时,容易与连接部朝向入口部开口一面的内壁发射撞击,进而回流与入口的流体发生碰撞而产生湍流。弹性体的设置有利于吸收撞击的能量,减少回流,维持流体内部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与螺旋状凹纹交错排布,所述弹性体的表面与连接部内部相平。
优选的,所述螺旋状凹纹从中部向两端深度递减。
螺旋状凹纹从中部向两端深度递减,以便于和入口部以及出口部的内壁平面相齐,确保流体可以平稳地经过弯头,避免流体状态变化过于剧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出口弯头,如图1和图2,包括筒状的入口部1以及筒状的出口部2,入口部1和出口部2通过一L形管状的连接部3连接,所述连接部3的内壁有至多条等距、平行的沿其轴向延伸的螺旋状凹纹31。
本实施例中,首先制备一直筒型的金属管,在金属管的中段通过数控机床设备形成螺旋状凹纹,再采用折弯机折弯金属管,形成包含入口部、出口部和连接部的弯头成品。还可以根据西药在入口部和出口部的端口内侧或外侧形成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朝向入口部开口一面的内壁镶嵌有弹性体32。本实施例中,弹性体采用聚碳酸酯制成。通过在连接部内形成凹槽,再将弹性体嵌入其中形成,弹性体与凹槽过盈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3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翅片、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 下一篇:自动循环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