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手术体位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0298.2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3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婷;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4 | 分类号: | A61G13/04;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板 支腿 固连 链轮 腹腔镜手术 本实用新型 转动连接 固定块 连接杆 燕尾槽 横杆 滑块 卡块 竖杆 体位 通孔 转轴 链条 啮合 滑动连接 角度翻转 两端固定 捆绑带 底盘 竖向 托起 袖套 匹配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体位床,包括床板和支腿,床板固定连接有两块固定块,两块固定块上固连有转轴,支腿上设通孔,转轴穿过通孔与支腿转动连接,支腿固定连接有底盘,支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链轮,链轮上啮合有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与床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支腿靠近链轮的一侧设有竖向的燕尾槽,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设有与链轮匹配的卡槽;床板的上侧固连有竖杆,竖杆上固连有横杆,横杆上固连有袖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床板和病人同时进行角度翻转,对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准备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在对病人的手托起时,更加的牢固,病人的手不易被捆绑带勒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体位床。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腹腔镜手术一般都是在病人的腰部进行开口操作,这就需要病人在手术时需要一个侧身的体位,并且为了方便医生在病人腰部的手术操作,一般还需要将病人靠近手术开口操作一侧的这只手托起;目前的腹腔镜手术体位床的床板一般是固定的,不能进行翻转,手术时要将病人安置成为侧身的体位,一般是将病人进行侧躺,然后使用靠垫将病人垫住,以维持为侧躺的体位,这样的话操作在手术准备时就比较麻烦,靠垫为软质的,病人的侧躺体位也不稳定;并且目前在手术时,对病人的手托起一般采用的是将病人的手捆绑在床板上方的横杆上,这样经常会出现捆绑不牢、病人捆绑处被勒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体位床,能够对床板和病人同时进行角度翻转,对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准备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在对病人的手托起时,更加的牢固,病人的手不易被捆绑带勒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腹腔镜手术体位床,包括床板和支腿,所述床板长度方向的中部下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块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转轴,所述支腿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穿过通孔与支腿转动连接,所述支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支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啮合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床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腿靠近链轮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链轮的一侧设置有与链轮匹配的卡槽;所述床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连接有袖套。
进一步,所述底盘上固定连接有支点块,所述支点块上铰接有杠杆,所述卡块的下侧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卡块的一端相交,且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与杠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在自然状态下,卡块依靠重力向下,利用卡槽将链轮卡住,链轮不能转动,当需要调整床板的倾斜度时,可以用脚向下踩住踩踏板,踩踏板向下运动,而杠杆的另一端就会向上运动,进而向上顶圆球,圆球的向上运动,就会通过连接杆向上推动卡块,卡块向上运动,就失去对链轮的卡紧,使得链轮能够转动。
进一步,所述床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板。当床板倾斜时,病人躺在床板上,病人也处于倾斜状态,护板可以将病人的身体挡住,可以避免病人从倾斜的床板上滑落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
- 下一篇:一种方便交流且贴合人体的智能诊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