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自行车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24374.9 | 申请日: | 2018-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成芳玲;成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庆荣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J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坐垫 锁紧机构 横梁 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座 骑行 连接固定架 自行车本体 朝向相反 调整位置 互换位置 旋转横梁 上端 横梁锁 曝晒 固接 解锁 流型 下端 坐垫 路况 雨天 天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自行车座,包括固定架、横梁、双面坐垫以及锁紧机构。固定架的下端安装于自行车本体上;双面坐垫固接于横梁上,随横梁一起动作;横梁的至少一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固定架的上端。双面坐垫具有两个朝向相反的表面,遇雨天/曝晒天时,朝下的表面受环境的影响很小,因此,骑行前,解锁锁紧机构、旋转横梁180°使上下两个表面互换位置,调节好后,用锁紧机构将横梁锁紧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调整位置的双面坐垫,在特殊天气下为人们带来很好的骑行体验,同时,两个坐垫设计成不同的流型满足不同路况下的骑行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自行车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自18世纪发明以来,由于其便捷、轻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经过了近两百多年的发展,也从最初最基本的代步功能逐渐向娱乐、健身领域进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自行车的功能也逐渐完善,在增进其安全性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其舒适性。即便在今天这样发达的社会当中,虽然随着汽车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发展,在出行上自行车的作用有所减小,但是在短距离出行时,自行车仍旧人们首选的交通方式。由此出发,也诞生了许多创业公司,如小黄车、摩拜等都在为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进行角逐。另外,由于汽车、火车等出行方式存在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停放困难等问题,而自行车占地少、便捷、无污染以及健身等优势,基于自行车的出行方式仍旧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虽然自行车已经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其功能和使用舒适性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改进,研究者们也不断根据人们的需求对传统的自行车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虽然,新的设计和新的创新使得自行车的性能逐渐完善,但是由于自行车使用过程中所处环境多变以及人们对于人性化设计永恒的追求,现阶段的自行车仍旧存在不足之处。
特殊环境下的坐垫影响用户体验在人们使用自行车的过程当中,自行车的座椅承载了几乎全部的人体重量,因此自行车座椅的舒适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行车整体的使用体验。目前市场的自行车都是采用单面坐垫,底部连接车身的结构。该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通过人们对坐垫流行的改进已经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的使用。然而,由于自行车使用环境的多样性,例如在雨天和夏日的艳阳天,坐垫往往成为了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在雨天时坐垫往往会被淋湿,无法直接就使用。人们往往会用纸巾擦干,或者提前用塑料袋罩住坐垫位置来避免坐垫潮湿。但是该种方法不便利,并且不环保,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再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时,坐垫由于夏日阳光的炙烤,坐垫的温度往往会高达50到60摄氏度。直接使用,往往会造成人们臀部的灼热感,甚至是轻微的烫伤。对此,目前并无较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成为影响自行车使用体验的因素。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在特殊天气提供良好体验的自行车是人们研究自行车的新主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面自行车座,包括固定架、横梁、双面坐垫以及锁紧机构;所述固定架连接于自行车本体上,所述双面坐垫固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的至少一端连接固定架;通过转动所述横梁调节好双面坐垫后,所述锁紧机构将横梁锁紧在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双面坐垫包括两个坐垫以及固定结构,所述两个坐垫通过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于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两个坐垫均包括垫面和垫面支撑体,所述垫面支撑体的两端连接所述垫面,中部下沉并通过固定结构连接于横梁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和夹紧件,所述固定件与横梁过盈配合,所述夹紧件将垫面支撑体压紧在固定件上。
优选的,所述夹紧件或/和固定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垫面支撑体贯穿所述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垫面支撑体由管件形成的封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两个坐垫的垫面盖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庆荣,未经成庆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4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