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火驱尾气脱除VOCs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1617.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韩信;宋迎来;齐文章;杨玲;孙聪;李晗;齐放;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道博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氧化反应器 列管式换热器 出口连接 原料气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 催化剂床层 空气压缩机 脱硫塔 脱除 尾气 多层筒体结构 热能回收效率 油田 尾气放空管 无二次污染 电加热炉 尾气治理 无人值守 耐火砖 循环量 耗能 铺装 筒体 自动化 灵活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火驱尾气脱除VOCs装置,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的出口连接原料气压缩机(2)和空气压缩机(3),原料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机(3)和电加热炉(4)出口均连接至催化氧化反应器(5),催化氧化反应器(5)为多层筒体结构,每层的催化剂床层与筒体间铺装耐火砖,催化剂床层下方连接列管式换热器,每层之间用法兰连接,催化氧化反应器(5)出口连接列管式换热器(6),列管式换热器出口连接尾气放空管(7)。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无二次污染,循环量小,耗能低,热能回收效率高,具有单独的PLC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火驱尾气脱除VOCs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火驱开采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火驱尾气。目前辽河油田杜66块每天外排尾气60余万方。据监测,杜66火驱尾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非甲烷总烃组分含量0.26%,折合排放浓度3250mg/m3,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120mg/m3。急需采取治理措施。
目前国内对尾气VOCs的治理要求越来越严格,VOCs处理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回收,另一种是销毁。现在回收法在油气、有机溶剂回收等领域较为常见,主要方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但目前采用的较多的还是销毁,主要有燃烧法、生物法、光催化法及近年兴起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
结合辽河油田杜66块的实际情况,回收技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无回注地层等局限,目前杜66块火驱尾气中含约3.5%左右的甲烷(有上涨的趋势),利用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处理设备直接处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存在循环量大、催化剂消耗量大、能耗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催化氧化处理技术的治理方案,提供了一种油田火驱尾气脱除VOCs装置,解决了火驱尾气中甲烷含量高,不易处理,燃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使尾气达标外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田火驱尾气脱除VOCs装置,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的出口连接原料气压缩机(2)和空气压缩机(3),原料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机(3)和电加热炉(4)出口均连接至催化氧化反应器(5),催化氧化反应器(5)为多层筒体结构,每层的催化剂床层与筒体间铺装耐火砖,催化剂床层下方连接列管式换热器,每层之间用法兰连接,催化氧化反应器(5)出口连接列管式换热器(6),列管式换热器出口连接尾气放空管(7)。
整套设备设有自动控制、联动保护、防爆防火等措施。
反应器的层数可以根据原料气中有机物含量来确定,单个反应器内部催化剂床层不超过五层,当原料气中有机物含量过高,需多于五层催化剂床时,可分拆成两个或多个反应器串联运行。
本实用新型装置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无二次污染,循环量小,耗能低,热能回收效率高,具有单独的PLC系统。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处理含VOCs油田火驱尾气,具有以下优点:
一、可以针对VOCs含量的变化进行调节。火驱尾气脱除H2S后,控制总硫小于10ppm。通过增压风机增压至30kPa,分段与空气混合,控制每段烷烃浓度约0.8%,在反应器中,烷烃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出反应器的尾气温度500℃左右。
每段反应器出口设换热器,通过冷却水将气体冷却至300℃后进入下一段反应器。这样依次经过5次反应—取热过程,处理后尾气冷却后排空。
二、催化氧化反应温度低。处理前,只需要将塔体催化床预热至280-300℃,相较于其他装置操作安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道博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盘锦道博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1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