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8449.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桂丑;雷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件 拆卸工具 卸出 本实用新型 弹性臂 拆卸 捏合 同轴圆柱体 单个零件 径向开槽 绝缘基座 轴向中心 装配效率 最小距离 法兰盘 撑开 齿间 簧圈 夹持 开槽 内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包括本体;本体为径向开槽的同轴圆柱体,本体的一端沿轴向中心开槽将本体端部均分为两个弹性臂。本实用新型只由单个零件构成,在拆卸接触件过程中,拆卸段撑开绝缘基座内撑簧圈的撑齿,使得撑齿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接触件法兰盘外径,从而可以使接触件卸出;在卸出时,把手段的弹性臂捏合后可以夹持导线,方便接触件的卸出,简化了拆卸工具结构,提高装配效率,结构简单、小巧、实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接触件从绝缘基座时采用的拆卸工具,要么过于简单不能夹持导线,要么结构过于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推广应用,且其拆卸接触件的效率低。如专利号为ZL20122036115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由多达3种零部件经焊接组成,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且不能夹持导线,使用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该接触件拆卸工具结构简单、小巧、实用、方便,能有效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包括本体;本体为径向开槽的同轴圆柱体,本体的一端沿轴向中心开槽将本体端部均分为两个弹性臂。
所述本体上沿轴向中心开槽的位置重叠于本体的径向开槽。
所述本体分为把手段和拆卸段,拆卸段仅有径向开槽,径向开槽为导线装入槽,把手段沿轴向中心开槽。
弹性臂端部外侧表面上有防滑纹理。
弹性臂中内侧设有导线夹持圆弧形槽。
所述拆卸段外径大于接触件法兰盘。
所述导线装入槽的宽度大于接触件适配最大导线的外径。
所述导线夹持圆弧形槽弦长小于接触件适配的最小导线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只由单个零件构成,在拆卸接触件过程中,拆卸段撑开绝缘基座内撑簧圈的撑齿,使得撑齿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接触件法兰盘外径,从而可以使接触件卸出;在卸出时,把手段的弹性臂捏合后可以夹持导线,方便接触件的卸出,简化了拆卸工具结构,提高装配效率,结构简单、小巧、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I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把手段,111-防滑纹理,12-拆卸段,13-导线装入槽,14-弹性臂,15-导线夹持圆弧形槽,2-接触件,21-接触法兰盘,3-绝缘基座,31-撑簧圈,311-撑簧圈撑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接触件拆卸工具,包括本体1;本体1为径向开槽的同轴圆柱体,本体1的一端沿轴向中心开槽将本体1端部均分为两个弹性臂14。
所述本体1上沿轴向中心开槽的位置重叠于本体1的径向开槽。
所述本体1分为把手段11和拆卸段12,拆卸段12仅有径向开槽,径向开槽为导线装入槽13,把手段11沿轴向中心开槽。
弹性臂14端部外侧表面上有防滑纹理111。
弹性臂14中内侧设有导线夹持圆弧形槽15。
所述拆卸段12外径大于接触件法兰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8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式连接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的角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