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3505.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范力群;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回收装置 测试风洞 冷媒装置 环境室 换热器 仓体 换热器性能试验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出风口 回风口 空调 测试 测试过程 冷媒系统 有效减少 环境仓 出风 穿出 显热 制冷 对准 节能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包括:环境室仓体中设置空调,测试风洞的出风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测试风洞的出风口对准空调的回风口,空调的出风排入环境室仓体中,测试风洞回风口设有测试换热器,测试换热器连接冷媒装置,冷媒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冷媒装置另一端穿出环境室仓体连接热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在单体换热器测试过程中能回收制冷部分热量或显热部分热量,能有效减少环境仓和冷媒系统的负荷,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检测领域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行业,需要对车载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在对车载空调器检测中,为了研发空调器或汽车空调需要检测换热器的性能,通常被试换热器的能力需要消耗能源去平衡,为控制被试换热器的状态所配置的冷媒装置中的辅助换热器同样需要消耗能源去平衡,如何减少这类试验室的能源浪费,是一个利国利民的课题。
现有热回收节能技术,俗称热回收环。它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循环泵A,排风换热器B和新风换热器C组成。热回收环其用途主要在于对空调房间内有组织的集中排气进行热(或冷)量的回收。通过热回收环中的水或其它介质将排气的热(或冷) 量用来预热(或预冷)新风空气。其详细描述可见文献“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在空调试验室的室内侧区域和室外侧区域的温度差许多超过8℃(参考GB_T7725-2004),这是热回收环应用的首要条件。但是在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室中这些方式不能直接应用,需要相应转化后才能应用否则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单体换热器测试过程中能回收制冷部分热量或显热部分热量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包括:环境室仓体1、空调2、第一温度传感器3、测试风洞7、测试换热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和冷媒装置14;
环境室仓体1中设置空调2,测试风洞7的出风口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测试风洞7的出风口对准空调2的回风口,空调2的出风排入环境室仓体1中,测试风洞7回风口设有测试换热器8,测试换热器8连接冷媒装置14,冷媒装置14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冷媒装置14另一端穿出环境室仓体1连接热回收装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热交换器4、循环泵6、辅助换热器10、第二热交换器11、泵12和恒温水装置13;
恒温水装置13通过泵12进入辅助换热器10,辅助换热器10设置在环境室仓体1 外的冷媒装置14上,辅助换热器10连接第二热交换器11,第二热交换器11连接恒温水装置13,第二热交换器11还连接第一热交换器4,第一热交换器4设置在第一温度传感器3和测试风洞7出风口之间,第一热交换器4通过循环泵6连接第二热交换器11。
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第一热交换器4和循环泵6之间的管路上增加三通阀5。
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第一热交换器4为翅片管表冷器,第二热交换器11为板式或套管式换热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在循环泵6的入口增加膨胀罐15,膨胀罐15防止液体热胀冷缩导致管路破坏
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换热器性能试验仓,热回收装置内循环的是导热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3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道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主动式反馈消波功能的智能造波水槽